明快与艳丽的组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8181
颗粒名称: 明快与艳丽的组合
其他题名: “画坛并蒂花”之一
分类号: I2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一对夫妇在艺术道路上共同奋斗的故事。他们在大学时相遇,一起体验农村生活并探索艺术的追求。多年后,他们的作品逐渐受到认可,参加了多次展览并获得了奖项。尽管面临压力,他们始终坚持创作并保持了独特的画风。他们的合作作品已出版并参展。他们希望能继续在艺术领域创作,并期待着下一代的发展。
关键词: 佛山市 杂著 当代

内容

一九六五年金秋。他和她,在那丰收的珠江三角洲金色大地上,不期而遇。应该感谢广州美术学院,无意中把这两个不同级别但志向相投的学生分在同一组里,安排到同一个乡村中体验生活。白天,他们流着汗水,与农民们一起劳作,分享着丰收的喜悦。有时,还带上画夹,速写几幅田园小景。晚上,晒谷场上听欢歌,竹园溪畔看月光,他和她,品味着生活,思索着未来,而更多的是谈艺术的追求,谈如何运用色彩去表现缤纷的生活。“艺术,应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才能使艺术品成为鼓舞人民奋发向前的力量……”他说,“那,我们首先要忠于生活……”她与他,心灵的火花在撞击着。
  有时候,生活中的一段,足以影响人的一生。就是从那个难忘的秋季开始,一种艺术上的共同追求,成了他和她之间的凝聚力。他们一起闯进艺术王国里,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经过多年的努力,这对画坛新秀逐渐崭露头角。1974年,他和她合作的国画《同庆丰收》首次参加广东省和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之后又经省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这幅作品,饱含着他和她对生活的爱,是他和她多年来生活积累的结晶,是他和她对人民大众用勤劳创造幸福生活的讴歌。同年,他和她又以中国画《西沙的故事》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自此,他和她合作默契,创作如泉,一发而不可收。
  开放改革的浪花,滋润着画坛这朵并蒂花。他和她,进入了艺术创作的金色十年。《新灯喜迎春》、《心中的花》、《欢乐的假日》、《我们是未来的宇航员》、《青春的旋律》等年画和中国画,多次参加全国或省美展;《彭佳与秀姑》、《海豚知音》等连环画出版后,获得了众多的读者。他们的画笔生动细腻,画面色泽鲜艳明快,作品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受到各界的好评。
  艰辛的劳动,赢来了荣誉的光环。年画《新年好》和《花市》同获省第二届年画展览优秀奖;宣传画《只生一个孩子好》获省美展三等奖;中国画《古城晨曦》参加省第二届年画展览后,又被入选广东省经济文化展览赴日本神户市展出。今年,为迎接国庆四十周年创作的年画《麒麟贺盛世》先在省美术展览获得优秀奖,又参加了第七届全国美展,为我市画坛争得了荣誉。
  对生活深厚的爱和正确的感知,使画家在健康的艺术道路上发展。他和她,有着执著专一的追求,并逐步形成了他们明快和活泼的画风。尽管近年来商品意识不断影响艺术领域,但他和她依然不改初衷,不走捷径,刻苦地在艺途上开拓,一步脚印,一朵鲜花。他和她,除了个人的画作外,他们合作的画,已有37件由省级出版社出版,三次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省美术奖十次。
  他,曹子铎,中国美协广东分会会员、省年画研究会理事,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她,梁皓,中国美协广东分会和省年画研究会会员,佛山影剧院剧场副主任。他和她,前不久刻了一方石,名为“瀚墨缘”。记情、记意、记实,或者都有;昨天、今天、明天,一脉相承。兴许还预示着那两个已爱上涂涂画画的儿子将来?愿这四口之家两代人,在画苑里孕育出更多更新更美的新花。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郑启谦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