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牙周健康的牙结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7788
颗粒名称: 危害牙周健康的牙结石
分类号: R781.4
摘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发展中国家口腔卫生状况恶化,牙周病是常见问题。牙周病的危害包括牙齿松动、出血和脱落等。牙石和菌斑是致病因素,需要定期洁治牙齿和清除牙石。在口腔医疗发展不足的情况下,市民应重视口腔卫生,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 口腔卫生 牙周病 牙结石

内容

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资料库新公布的消息,肯定了口腔卫生情况的两大倾向: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恶化;大多数高度工业化国家在改善。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牙周病的患病率仍较高,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
  牙周病包括牙龈炎及牙周炎,它的危害是引致牙龈出血,牙龈肿痛,牙齿酸软、松动,咬食无力甚至牙齿脱落。牙周病的始动因素是附在牙面或口腔软组织面、带粘性的以细菌为主体的菌斑,其中的细菌及其代谢分解产物对牙周组织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引起牙周炎症,牙周组织萎缩、变性,牙齿松动。一般菌斑形成后,多在1~2周左右矿化,矿化了的菌斑就是牙石。附在牙颈部周围、龈缘之上的称龈上牙石,外观黄白色;附在牙龈缘之下,龈沟或牙周袋之内的称龈下牙石,外观棕黑色。由于牙石表面粗糙、多孔,利于新的菌斑形成。所以,牙石表面总是覆盖一层菌斑。由此可见,保持牙周健康,就要去除菌斑,去除菌斑,就必须除去牙石,特别是使牙周袋持续存在的龈下牙石。
  一般药物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牙菌斑的形成,除去刚形成的薄菌斑,但不能去除牙石,漱口刷牙的办法也很难除去,这时只能靠口腔医生用器械刮除。现在通用超声波洁治器来去除牙石,舒适快捷,对牙齿无损害,病人乐意接受。除石后结合药物治疗,牙龈炎可迅速痊愈,牙周炎加快好转。
  我国人口众多,口腔医疗事业发展不足,牙周组织疾病流行尚广,牙石指数较高。WHO资料:八十年代初,15岁~19岁年龄组的人,有牙石区段数的,我国为3.5,而法国为0.1。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五十年代以来的资料表明,定期洁治牙齿,牙齿组织的健康状况可得到改善,是预防牙周疾病的有效方法。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人们半年就洁牙一次。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市民可一年一次到医院接受牙齿洁治,及时消除牙齿隐患。希望广大市民重视牙病,爱护牙齿。有一口健康的牙齿,终生受用乐无穷。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彭国光
责任者
王维焕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