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了大篷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7755
颗粒名称: “久违了大篷车!”
分类号: F7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佛山市玫瑰商场的“大篷车”频繁下乡,受到农民的欢迎。农民称赞“大篷车”带来的新鲜商品适合他们的需求。商场通过“大篷车”了解到农村市场的一些消费趋势,如童车、赛车、收录机等产品受欢迎。小型电器和日用小商品的销路也很好。商场经理决定继续发起“大篷车”,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农民中去。
关键词: 佛山市 玫瑰商场 农民需求

内容

从8月起,市玫瑰商场的“大篷车”频频出动,送商品下乡,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好些农民一面选购商品,一面感慨地说:“久违了,大篷车!”。
  许多村民谈到,“大篷车”下乡太及时了。你们带来的商品,花色品种新鲜,又靓又平,很适合农民需要,希望多些来。而通过“大篷车”,商场从中也获得不少好的信息。原来以为农村需求载重的自行车,许多农民见了摇头,而大都选购童车和赛车。有的男青年要求选购500元一辆的赛车。还有多菱牌、南方牌、中南牌、春来牌、翠乐牌等交直流收录机,在农村成了抢手货。城里人认为装饰性稍逊的木挂钟,在农村却是热销货,摊档摆开后农民争相选购。有的说。、、的响钟,既能报告时间,价格又实惠,顶用。批发部和二楼营业部共销出了230多个。在下乡设档中,他们还了解到,在农村市场,那些体积小、实用性强的小商品,销路尤其好。例如电吹煲、电吹风、灯泡、花卉等小家电、日用小商品需求甚殷。3元一个的塑料小水桶,几天便销出1000个,等于商场门市10个月的销售量。
  “大篷车”下乡,一般都是选择在农村的圩期,既取得了经济效益,也有社会效益。商场经理老谭说:“大篷车要坚持下去,把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怀送到农民中去。”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竞峰
责任者

相关机构

佛山市玫瑰商场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