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平凡之中见精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7749
颗粒名称: 她,在平凡之中见精神
其他题名: 记全国劳动模范马玲
分类号: G631
摘要: 本文介绍了佛山市一位名叫马玲的纺织女工,她在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中表现出了出色的技术水平和敬业精神。马玲从事纺织工作多年,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掌握了各种织机的操作技术,并总结出一套先进的操作方法。她始终在工作中保持高质量和高产量,并乐于将自己的技术传授给他人,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马玲因其无私的奉献和卓越的品格多次获得荣誉和表彰。
关键词: 马玲 纺织女工 劳动模范

内容

国庆过后,佛山人民敲锣打鼓,迎接赴京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代表归来。劳模当中,有一位衣着朴素、不善言辞的中年妇女,她是市棉织二厂纺织女工马玲。就是这位不起眼的普通女工,三十年如一日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乐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从1958年进厂起,马玲就爱上了纺织这一行,60年代她当上了织布工,她说:“纺织工人的职责就是要多织布、织好布,”为了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她苦练本领。为了练好打结这项基本功,她手指头磨破了。结果,她从每分钟打10多个到每分钟能打44个。有一次她到广州参加技术表演交流会,看到外省的一位操作能手左右手都能投梭。她想:“这种左右开弓的技能是提高班产的好办法。”便悉心观察、揣摩、求教,经过一番苦练,终于灵活自如地掌握了这种操作方法,回厂后又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她不仅熟练掌握了各种织机的操作技术,而且总结出一套“稳、准、快”的先进操作方法,她凭着一手过硬的技术,在工作中大显身手。1983年,她参加全省纺织行业涤卡全面操作比赛获第一名,后来代表广东省参加中南及山东六省(区)操作表演,又以98.08分的优异成绩名列榜首。
  马玲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工作更是公而忘私。织布工劳动强度大,“三班倒”,收入不高,但她从无怨言,这几年社会上有些有技术的人“跳槽”去捞取钞票,而她作为全市织布技术的拔尖人物从未动摇过自己的信念。三十年来,她凭着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过硬的技术,始终保持月月、年年优质高产,平均每年超额完成任务20%以上,质量提高12%以上。她带领的生产班组也月月、年年超产10%以上,质量提高8%以上。
  为了纺织事业,马玲不仅奉献了自己的全副精力,而且乐于把技术无私地传授给他人。为了培训技术骨干,车间先后安排她带了十多个学徒,虽然这样会影响自己的产量和计件收入,但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对每个学徒她都耐心细致、手把手地言传身教。她带出来的十多个学徒已成为生产第一线的骨干。近年,厂里招收了大批新工人,为全面提高她们的技术素质,车间调马玲出来做培训工作。尽管每月收入比以前计件少几十元,但她毫无怨言,把全副心血倾注在新工人身上。不少青年工人经她悉心培训提前入了级,有些还升为二级手。由于工人技术素质提高,全车间产、质量明显提高,一批新工人也在实践中成长起来。
  无私的奉献和崇高的品格使马玲赢得了许多荣誉。1983年以来她连续6年被评为厂生产标兵,先后荣获省、市操作能手,全国业务技术能手,省、市劳动模范,全国纺织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荣获全国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
  在荣誉面前,这位已过“不惑”之年的共产党员说:“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工人,荣誉归功于党的培养,是党使我懂得了怎样做主人。”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梁海坤
责任者
林飞云
责任者
马玲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