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喜之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7483
颗粒名称: 多喜之秋
分类号: I267
摘要: 文章通过描述秋天的到来和人们对于多个节日的庆祝,展示了秋天的多彩和丰富。同时,文章也提到了人们对传统观念的改变,将秋天与悲凉联系的观念拋弃,转而赋予秋天丰收和庆祝的意义。文章以诗句和引用来展示对秋天的喜悦和美好感受。通过这些描写,文章传达了秋天带来的喜悦和充实感。
关键词: 秋天 喜悦 美好感受

内容

按时序,从中秋到重阳,北方的寒气开始南侵,扑面的晨风夹着丝丝凉意,西樵山的枫林似乎清癯了些,山下的布匹批发市场开始转入旺季了。
  但秋天的脚步在珠江三角洲上却走得很慢,人们的心里还是热呼呼的,宾馆的冷饮部依然座无虚席,这大抵与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连续欢度四个节日有关。
  中秋和重九是民族的传统节日,今年都添了新的内容。今年的重阳佳节,是广东省特定的第一个老人节。老龄人如江枫似醉、乌柏铄金,绚美的年景融进了民族传统隹节之中,这是人们用一片皓月的晶辉,把愚昧的迷朦拭去,一心趋向文明的体现。
  今年的国庆节,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四十而不惑”,可喜可贺!不惑者,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始终不变,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还有一个教师节。四节临门,豪情溢怀,层林尽染,大地处处扬起庆贺丰收的旋舞。
  在这一个月里,季节是多彩的、明亮的、丰满的、甜蜜的。这是收获硕果的季节,播种文明的季节,广系情思的季节。从爱国怀乡,到尊师敬老,无不显示了时代新人对传统“悲秋”观念的拋弃。
  古人颂春而伤秋,把秋天与萧索、凄清联系起来。杜甫曾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的喟叹。连抱有维新大志的南海康有为在《秋登越王合》一诗里,不免有“秋风立马越王台,混混龙蛇最可哀”的长吟。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是毛泽东的名句。如今,时代变了,人们迎来了一个多喜之秋!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关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