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中胜景更添辉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5767
颗粒名称: 景中胜景更添辉煌
其他题名: 西樵山点景记
分类号: K928.3
摘要: 本文介绍了位于广东省的西樵山,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近年来进行了新的开发,推出了更多的旅游景点。其中,西樵山中旅社对名山胜景进行了更加精心的打扮,重建了三湖书院等历史建筑,恢复了白云洞的景点命名、拟联、题词、配诗等文化活动。文章详细介绍了白云洞新开发的三个小岛的命名,以及一系列其他景点的命名和题词,展现了西樵山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
关键词: 西樵山 风景名胜 佛山市

内容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之一的南粤名山西樵,最近以新的容姿迎接一批批游客。
  为了便于旅游爱好者饱览祖国的大好山河,进一步了解西樵山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神话传说,西樵山中旅社把名山胜景打扮得更加秀丽。三湖书院的重建,再现了戊戌变法维新先驱康有为青年读书胜地的光彩;云泉仙馆的修葺,白云洞内外新景的建立,旧景的更新等等,每处都向广大游客送上了秋波。最近,他们还聘请了县里的诗翁,对白云洞的景点命名、拟联、题词、配诗,以增名山光辉。
  白云洞新辟的新三湖向未有湖称。现把旧三湖汇龙湖下的小湖命名为“按龙湖”;那个一泓清水,三面翠峰,四周绿树,尽养湖中之湖取名为“注碧湖”;再下一湖为清流出口处,形成长方形,上接云天,银光四射,似利剑出鞘,因命名为“剑湖’。湖口有巨石,石下成流,古名〓(音杏)水,因而在巨石上悬刻“〓源活水”四字。
  白云湖上有三个不同形状的小岛,现将其似神仙蒲团状的定名为“蒲团岛”;将形似草鞋的定名为“草鞋洲”;将宛如龙珠圆润的小岛定名为“云珠屿”。
  重建的三湖书院的进道旁有巨石云集,适宜崖题,根据康有为青年时曾在书院读书,其下巨崖拟刻康有为读书时留下的诗,经研究选了一首镌刻石上,诗云:
  高士祠中曾小住,扪萝日上妙高台;
  白云无定先生去,洞口云飞我又来。
  进道中有一巨石似拳伸出,石旁遍布山花,因而节取康有为学生梁启超原对联一截,刻上“花魂恋石”;再上有一巨石挺立于三湖书院右侧,拟题刻为“戊戌摇篮”四字,体现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初期在此雏成之意。
  白云洞口的白云楼前,有一人造岩石迂回水中,参天挺云,时有云雾缠绕,因名“云蕊”。白云公园内,有长廊连接几个亭榭水轩,都是新近的建筑物,这里树木浓翠,榕荫遮天,将一别致小亭命为“倚云亭”,亭前柱联就其地理位置拟联为:
  前凭云峰捎来半天绿雨
  后枕碧水荡起千顷银涛白云楼建一长廊,是最先迎接游人之地,现取名为“蹀躞云廊”。
  白云洞口有成群巨石。原来这里有个美丽的传说:明末三忠之一陈子壮,进山燃起篝火,组织义兵抵抗南下清军。此举感动了天帝,召一老人赶着云团从半空而下,至地面云化为羊,慰劳义军。子壮辞谢,送羊下山,及至洞口化为石,后人将此景命为“群羊出洞”,现在巨石上崖刻“羊石流云”四个大字,游客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得到启示,倍添游兴。
  新建的西樵山大酒店,是采用现代化建筑形式,结合中国园林艺术特点,倚山层上。大酒店花木扶疏,清流送韵,亭台水榭,曲廊花径,环境优雅。在最高层处有一方湖名为“仙池”。上接泉水,四周建起有民族特色的回形客舍,面临“仙池”,有亭廊相接,池中有巨石浮出水面,取名为“云液浮舟”。入“仙池”口,拟刻“步入仙池”横匾,并配上“泉声昼静时而雨,山气朝寒暑亦秋”的对联,使游客未进“仙池”已感“仙气”,泉声似雨,大暑如秋。
  白云洞口的标志是一座建于乾隆年间的奎光阁,是游客“欲揽西樵胜,必先访白云”的人口处,为了渲染这胜景的独特,在奎光阁拟上一联:“举步临仙境,凝眸仰北辰。”
  历代名人已经为西樵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题字和景点的命名,使古老的南粤名山,展现丰富的史料。今天,西樵山中旅社又对白云洞的新旧景点进行更新补墨,是发扬民族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渠道。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