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能将“官”折“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5547
颗粒名称: 岂能将“官”折“退”
分类号: D262.6
摘要: 本篇文章讨论了处理以权谋私问题时的不同尺度,并提出了对以权谋私者应采取针锋相对的方式,彻底退赔经济利益,以遏制腐败现象的发展。同时以化州县的权谋房问题为例,指出以权谋私者对非法既得利益不放弃的现象,呼吁坚决打击以权谋私行为。
关键词: 以权谋私 处理尺度 党纪处分

内容

翻开近期报纸,惩处以权谋私的报道不断映入眼帘,惩处对象中不少是地位较高的官员,这是各地认真落实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反映。人们无不额手称庆:党有希望,国家有希望!
  然而,细心比对一下,可以发现同属以权谋私性质的事,处理尺度却有很大的差别,试举两例:
  其一:河南省安阳市委常委、副市长丁润明利用职权,向工厂索取八千元供儿子“自费”上大学,被撤销市委委员、市委常委职务;
  其二:中国工商银行黄玉峻等三名副行长花费公款四万多元高标准装修住房,两名副行长受行政处分,责成接受公款装修者负担全部费用。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尺度,前者以党纪处分代替了经济退赔“可以说是将“官”折“退”;后者则丁是丁,卯是卯,即抓行政处分,又抓经济退赔。
  将“官”折“退”,古人已论及其弊。宋朝俞文豹曾在《吹剑录外集》中分析腐败现象禁而不绝的原因:“若不尽追赃物,虽得罪,犹不失为富人,所以无惮也。”时下有所谓“检讨一阵子,舒服一辈子”的说法,正是这种心态的反映。丢官诚可惜,但退出已到手的不义之财更可惜。对丢官,快“够钟”者并不在乎,反正捞够了;年轻的也不害怕,风头一过又可东山再起,对比之下,还是保住“袋袋平安”要紧。最近,轰动全省的化州县领导干部以权谋房的丑事“曝光”后,以权谋房者并不是老老实实地接受批评、认认真真地改正错误,而是以县党政机关名义打报告,要求上级承认他们的土政策,这不就证明了,以权谋私者对非法的既得利益绝不放弃,“寸土必争”吗?
  对以权谋私者的“寸土必争”,应该针锋相对,该退赔的就要责成他们彻底退赔,决不能让他们占便宜,否则,不但腐败现象禁而不绝,而且会诱发更多人去冒险。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还以化州为例,前些年两名县级干部在营建私房中损害了集体利益,只受到党内的批评,结果科局以上干部以权谋房者就象滚雪球一样,以几何级数猛增,从一九八三年的五户发展到去年的六十五户。老谋深算的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达权,通过低价购买材料、偷龙转凤等手法,营建了两幢面积逾一千平方米,造价超三十万元的私房,首、二层全按商店格局装修,如果经济上不作任何处理,那么,李达权不仅舒服一辈子,还要发财一辈子呢!
  将“官”折“退”可以休矣!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献刍
责任者
丁润明
相关人物
俞文豹
相关人物
李达权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