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神坛的毛泽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5531
颗粒名称: 走下神坛的毛泽东
分类号: I25
摘要: 文章描述了江青在延安时期的一些特点和优缺点。江青在延安表演电影和戏剧,受到一定的赞赏,同时她也会写字、织毛衣等手工活动。她在转战陕北期间负责照顾毛泽东的生活,并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力。然而,文章指出了她的骄傲、追求高人物地位和个人主义等缺点,导致与毛泽东和普通群众的关系不够融洽。
关键词: 毛泽东 江青 延安

内容

就讲我知道的一些事情吧。
  “七·七”事变揭开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纷纷投奔延安。那时的延安,生活环境异常艰苦,斗争形势也很严峻,到了延安受不了苦而又离开延安的不乏其人。江青在这个时候来到延安,坚持下来了还是应该肯定的。当然,投奔革命不等于是坚强的革命者。毛泽东曾多次指着江青鼻子训斥:“你就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你是改不了的剥削阶级作风!”这两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也耐人寻味。我想江青如果没有积极投奔革命,毛泽东不会说这两句话:江青如果已经是成熟的优秀革命者,毛泽东也不会说这两句话。
  那时,投奔延安的女青年数量颇为可观,许多都是德、才、貌俱备。我们党的许多领导人和军队高级将领都是从这批女青年中选择了自己的妻子。作为党和军队的领袖,毛泽东的魅力无疑是最大的。敬仰、爱慕毛泽东的女青年不少。以毛泽东的情况,不可能选择一个各方面都糟糕,如某些文章说的那样一无是处的女人作妻子。
  那时,江青长得还是比较出众。头发乌黑浓密,系一根发带,发带前蓬松着一抹刘海。发带后面,曾经留过辫子,曾经让头发象瀑布一样披挂到肩际。眉毛弯弯的,眼睛大而有神。鼻子挺秀。嘴巴稍稍有些大,但是抿紧嘴唇的时候还是别有一番动人之处。
  她会唱戏。现在不少文章说她是三流演员,但在延安,在陕北,我们那时把她当明星来看待。她唱戏唱得好。她演的电影被国民党下了禁令。她在上海舞台上也扮过主角。现在的一些文艺界名人当年在延安并不比她名气大。她表演的《打渔杀家》,中央首长们都很喜欢,毛泽东也喜欢。她后来又教会女儿李纳唱戏,给毛泽东表演,也给战士们表演。转战陕北期间,李纳的表演对战士们来说。是紧张、艰苦斗争生活中的一项非常好的休息和娱乐。
  江青字写得好。也能写文章。特别是楷书写得好。李纳练字,毛泽东说:“我的字不行,她妈妈的字好,让她妈妈给写字帖。”李纳是照她妈妈的字练出来的,现在李纳字画也不错。
  江青喜欢骑烈马,驯烈马,越凶越爱骑。江青不爱打枪,喜欢打扑克,织毛线活。她织毛衣织得很好,能织出各种花样。会剪裁衣报。李纳的衣服、裙子、布拉吉都是她自已动手做,做得很漂亮。
  转战陕北期间,江青没干什么大事,也没干什么坏事,主要就是照顾毛泽东的衣食住行。她负责我们卫士组,应该说,她对毛泽东还是很关心很负责的。那时,她比较能接近群众,给工作人员剪头发,讲点文化科学知识,教教针线活等。行军路上能搞点小鼓动,有时还给大家出谜语。
  江青喜欢打扮,也会打扮。转战陕北期间,她不再是长发披肩,梳成两条辫子,在脑后盘成一个髻,在女同志中,她总是显得比较出众,女青年喜欢叫她帮忙梳妆。她也乐于帮助别的女孩子。她在冬天穿军装多些,有时也穿深蓝色布棉衣,剪裁合体,总要显出身段才行。夏天喜欢穿翻领列宁装,带卡腰。她满意自己皮肤白哲,腰肢苗条。她乐于暴露自己的优长。
  江青在表现出她的种种优长之处的同时,也不断地暴露出她品质和性格上的缺点和弱点,这些缺点和弱点仿佛是与生俱来,根深蒂固,再也改不了,并且不断发展,终于造成与毛泽东感情生活上的裂痕。
  江青来自上海,受现代文明熏陶,未必不是好事,她也有深入工农群众、和工农兵打成一片的愿望。但是她的骄傲,她的爱出风头,她的顽强表现自我,总想高居人上的欲望,从来不会替别人想一想的极端个人主义,使她始终不曾与任何一名普通群众真正“打成一片”,她甚至始终未能与她的丈夫毛泽东感情融洽,心心相印。(三十五)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江青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李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