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见棺材不嫁女”说开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4969
颗粒名称: 从“不见棺材不嫁女”说开去
分类号: C91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封建社会婚姻制度中的彩礼现象,以及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文章指出,借婚姻嫁娶索取彩礼是封建社会婚姻制度的残余,实际上是买卖妇女的身价。这种现象导致了许多情侣的辛酸泪和忠贞血。现代社会中,一些父母仍然把女儿当作商品,借嫁女之机索要财物,导致了婚姻悲剧的发生。文章最后强调,婚姻法第三条明确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包括借婚姻索取财物,必须结合婚姻法的宣传教育,逐渐扫除在婚姻问题上的封建残余,树立婚姻自由、自主和婚事新办的良好风气。
关键词: 封建社会 婚姻制度 彩礼

内容

民间百态,无奇不有。过去有「不见棺材不流泪」之说,现又今有「不见棺材不嫁女」的新闻。农民祝老汉年迈多病,担心死后没有一副棺材,于是便在女儿身上打主意,在未来女婿筹足礼物礼金后,他提价要增送一副棺材,而且规定「不见棺材不嫁女」。男方为筹办婚事「财政开支」已出现赤字,但为了应付娶妻之急,不得不将他奶奶备用的一副黑漆棺材抬去换亲。于是,「不见棺材不嫁女」便成乡民的笑柄。
  借婚姻嫁娶索取彩礼,是封建社会婚姻制度的残余。「彩礼」来源于周朝的六礼。六礼中的「纳彩」,即遣人带礼物到女家说亲。「纳征」取女家同意后,男家要送聘财才能结婚。《昏义》注:「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可见「彩礼」实际上是买卖妇女的身价。在这种封建买卖婚姻的压迫下,无数情侣洒过辛酸泪,流过忠贞血。时至今日,利用婚姻,以「彩礼」的形式索取财物的现象仍在我市少数地方存在着。三水县乐平镇女青年禤某与一男青年相爱多时,两人情投意合定下终身。但禤母借此机会向男方索要两只金戒指、二千元礼金和一批聘礼。男方因家穷无法满足要求,禤母硬不答应婚事,要其女另择新爱。女儿苦求无效,感到如意婚事已成泡影,内心十分凄楚,在绝望之中上吊自缢,酿成了一幕婚姻悲剧。这个血泪教训,该为那些把女儿当商品,借嫁女之机索要财物的为人父母者牢牢记取。
  婚姻法第三条明文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因此,借婚嫁之机大要彩礼,严格地说,是在婚姻过程中发生的一种违法行为,必须结合婚姻法的宣传教育,逐渐扫除在婚姻问题上的封建残余树立婚姻自由、自主和婚事新办的良好风气。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白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