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神坛的毛泽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4666
颗粒名称: 走下神坛的毛泽东
分类号: I247.5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毛泽东主席的有关事迹,通过记叙毛泽东同志的一些日常生活和重要决策,表达了对毛泽东同志的尊敬和怀念。
关键词: 佛山市 长篇小说 连载

内容

记得三大战役结束后,兴奋到极点又疲惫到极点的毛泽东,朝靠椅上一仰,痛快地嘿了一声,说:“银桥,来,痛痛快快梳个头,痛痛快快歇口气!”当时,我的兴奋喜悦之情丝毫不亚于毛泽东。我拿来梳子,说:“主席,我慢慢梳,你闭上眼打个盹吧。”那时,毛泽东的头发浓密、坚硬、乌黑油亮。我从前向后慢慢梳理,头发在齿缝间富有活力地鼓涌而出,摩擦梳齿沙沙作响。我欣赏着那泉水一样旺盛鼓涌的黑发,忽然觉得什么东西闪一下亮,灼痛了我的两眼。我忙俯身下去重新梳他的鬓角,凝视观察寻觅,终于失声叫喊起来:“哎呀,主席,您有了一根白头发!”
  毛泽东正在闭目养神,闻声似有所动,眉毛慢慢地皱起来,深深“嗯”一声。
  我问:“给您拔下来吧?”
  毛泽东略一沉吟,吮吮下唇:“拔吧。”
  我仔细挑出那根白发,捏紧了,猛一揪,先拿到自己跟前看看,确信没拔错,再送毛泽东面前请他看。
  毛泽东凝视那根白发,眼睛一眨不眨,皱紧的眉毛又渐渐舒展开,笑了。他轻轻喃出两个字:“值得。”
  事后,我爱人还冲我嚷:“好啊,银桥,你敢在主席头上拔毛!”
  这些往事好象就发生在昨天,清晰真切,历历在目。可是一眨眼,那旺盛的黑发不见了,梳齿间静静滑过的是柔细、灰白、稀疏的头发。两鬓头发虽然还多,却白了快一半。经过三年困难时期,毛泽东明显苍老了许多。现在形势终于好转,可是,值得吗?……
  “主席,我走后,你更要注意身体。”我含着泪说,“你的头白了这么多,你太操劳了……
  毛泽东停了很久才掀起眼皮。他的眼圈红红的,说:“老了。等我死了以后,你每年到我坟上看我一次,行吗?”
  叫我怎么回答呢?我当然会每年去看他,但我真心希望他老人家健康长寿。
  我转开话头:“主席给我写几个字吧?”
  “我没有新诗,给你抄一首旧诗吧。星期六,你们全家来我这儿,照照相……”
  毛泽东为我写了《长征》诗,签了名,写在大折子上。中央主要负责同志都在那折子上题字留了名。折子另一面有当时全国著名的一些画家为我留了书画。可惜,我分配到河北省天津市工作后,省委第一书记索去说看看,后来又说丢了,再不曾要回来。
  他不明白,我的损失是在心上。四、你见过毛泽东发脾气吗?
  毛泽东是个严肃的人,偶尔有一些幽默,发脾气不多。根据我的观察,他精神一好便什么都好,出些过错他反而安慰你,逗你宽心。怕就怕他连续几夜不睡,精神长期高度紧张,这时最容易发脾气。
  战争年代,首长们的脾气都是很大的,特别是带兵的首长,骂几句,关几天,给一巴掌,甚至抽几鞭子都不足为怪。相比较而言,毛泽东很少发脾气,发起脾气也不象有的首长那样又骂又打。毛泽东最多不过是给你罚站。
  毛泽东发脾气十次有九次是为了睡觉。在延安,在西柏坡,毛泽东都曾因为睡觉被吵醒而对卫兵罚站。记得最后一次对卫兵罚站是在北京香山。
  那时,大军南下,筹备政协,毛泽东连续三四天没合一下眼。经我一再劝说,他总算躺上床。他先后服两次安眠药才使兴奋地运转不停的脑子受到抑制,合上了眼。
  等他发出均匀的鼻息声,我便退出屋,提醒哨兵:“注意啊,主席已经睡了。”(十九)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