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做领路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4496
颗粒名称: 乐做领路人
其他题名: 记三水县水果协会理事黄贤
分类号: G47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黄贤作为三水县水果协会理事的故事。黄贤是一个农民,勇于追求科技致富,从果树种植中获得经济上的改善。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他意识到技术是致富的关键,通过自费学习和努力实践,他掌握了果树栽培技术,取得了较高的产量。他有着更大的抱负,希望能够帮助更多果农走上科学致富的道路,并通过技术承包的方式传授技术给其他农民。最后,他在县水果协会担任理事一职,并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计划。
关键词: 三水县 水果协会 黄贤

内容

“黄贤这个人不知足,腰缠万贯还去当理事呢!”不知是贬还是褒的议论,如石子击水般一层层往外扩张。最近,笔者有幸在三水县芦苞镇认识了这位三水县水果协会理事。
  黄贤,中等个头,肤色赤黑,衣着简朴,一副典型的农民模样。若不是他那地道的行话,真不敢相信,这就是那位勇于追求科技致富,热心发展科学种果的水果协会理事。
   挣脱无形枷锁
  1975年,黄贤偷偷在一块闲地上种了4亩柑桔,指望能改善一下日子。然而,在那个年代,这4亩果树竟成了资本主义的“尾巴”。
  改革开放的春风重新唤起了黄贤种果致富的欲望。1979年,他承包了当年种下的那4亩柑桔。没料到,怎样保叶、保花、保果,他一窍不通,果树长得稀稀拉拉,挂果寥寥无几。他在总结经验教训时,认定:“无技术难以致富。”从此,他立志在科技致富的路子走。
  知识就是力量
  1983年,不惑之年的黄贤终于找到了学习的机会。他自费参加了华南农学院举办的果树栽培技术函授班。文化基础差,他就买来许多书籍,一字一句地啃。农活忙,他白天劳作,晚上挑灯苦读。有时为了体会一个技术要领,他在果园里观察,一蹲就是半天。一年后,他终于毕业了。
  果树环割是一门难度较高的技术。过去,黄贤手里拿着割刀不知往哪里操,而今却成了他提高产量的一手绝招。他能够根据果树的长势因树而割,并能自如地控制圈皮的封口时间。黄贤终于成功了,他在1985年新种下的6亩橙,去年亩产高达3500多‘公斤;已有15年树龄的4亩老柑树竟然奇迹般“返老还童”,亩产达4630公斤。
  他心中的宏图
  黄贤对事业的抱负何止这点。他想到的是,怎样让更多的果农走上科学致富路子。他萌发了技术承包的念头。邻近的门口?村捷足先登把他请了去,一下子签订了3年期的技术承包合同。在他的指导下,这个村的223亩柑桔橙年平均每亩增产51公斤。
  黄贤技术承包创高产的消息很快传杨开了,他一下子成了“名人”。俗语说:“师傅教徒弟留有一手。”但他却说:“不!船多不塞海,海阔好行船。只有全县水果生产发展起来,农民才能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去年7月,他高兴地接受了县水果协会的聘任,端着泥饭碗当上这没有分文薪水的理事。至今,他骑着自行车己跑遍了全县的大小果场,不久前又提出了“全县老果树更生”的方案。此时此刻,笔者仿佛看到黄贤心中那幅更加宏伟的蓝图:让三水处处水果飘香。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宗会
责任者
梁文启
责任者
黄贤
相关人物
何止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三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