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神坛的毛泽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4322
颗粒名称: 走下神坛的毛泽东
分类号: K827
摘要: 这篇文章通过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描述了作者与毛泽东的亲密接触和毛泽东的行为和情感表达。文章描写了一次毛泽东听取警卫战士们社会调查报告的情景,以及他对农村贫困现象的深切关注。文章突出了毛泽东感受广大农民困境的情感表达,以及他在食物上的谦虚和与普通人的亲近。
关键词: 毛泽东 生活片段

内容

毛泽东却丝毫没有责怪我的意思。他仍然在剧中,大踏步向舞台上走去。全场的鼓掌声终于将他唤醒,他稍一怔,也跟着鼓起了掌。我松了口气,主席回到现实中了。
  毛泽东从不掩饰自己的好恶。我的记忆中,他是用两只手同“青蛇”握手,用一只手同“许仙”和“白蛇”握手。他没有理睬那个倒楣的老和尚“法海”。
  给我印象深刻的毛泽东的第二次哭,其实是互有联系的多次哭,不是某时某刻一次特定的哭。这种带有过程性和内在联系的哭,有其复杂深刻的社会及历史背景,是贯穿了一个小小的历史过程.就象《白蛇传》一样。是从美好的神话故事开始的。
  具体说,是从“三面红旗”的产生而开始的。
  三面红旗的由来,我不可能说全面。我只能从自己接触的耳闻目睹,说个小侧面。
  1955年5月14日,毛泽东游泳后,来到中南海丰泽园接见警卫部队。接见中,毛泽东给警卫战士规定了三项任务:一、搞好保卫,二、搞好学习,三、做一些社会调查和研究工作。毛泽东特别阐述了搞好社会调查的方法、态度和意义。要求每一个警卫战士回家探亲时,都要搞社会调查。回来要汇报,要写调查报告。
  毛泽东为了解全国的真实情况,特别是农村的真实情况,要求警卫他的一中队“要搞成五湖四海”,从全国各专区分别选一人,不要重复。
  此后,毛泽东坚持听那些回乡战士的汇报,亲自批改战士们写的调查报告。
  1957年底到1958年初,连续有人汇报农村某些地区出现的“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加大的情况。每次听过汇报,毛泽东脸色都显得阴沉,久久思考着不作一语。
  大约是1957年的12月,卫士马维同志回家。带回一个窝头,又黑又硬,掺杂大量粗糙的糠皮。马维说:“乡亲们就是吃这个东西,我讲的是实话。”
  毛泽东的眉毛一下子拧紧,耸高,他的震动显而易见。接过窝头时,我看到他的手有些抖。他很费劲才掰开那窝头,将一块放入嘴中。他才嚼了几口,眼圈就红遍了,泪水一下子充满眼眶。第一口咽下,泪水哗地淌下来。用决堤的水来形容一点不过分。
  “吃,你们都吃。都要吃一吃。”毛泽东一边流泪一边掰窝头,分给我们这些工作人员。我接过一块窝头时。那窝头已经沾了毛泽东的涕泪。他哭得很厉害。说话声音很大,又常常哽塞。断续道:“吃啊,这是农民的口粮,是种地的人吃的口粮……”
  我们都吃了,真难下咽,又不能不咽。眼含洎水的毛泽东直视着我们,特别看了看为他制定食谱的保健医生。因为毛澤东饮食一直是粗茶淡饭。粗粮为主,不肯吃保健医生为他制定的富于营养的高级食品。我想起毛泽东敲着他那装着红糙米和小米的饭碗说:“全国农民如果都吃上我这样的饭,那就很不错了……”
  (十三)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