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交友以指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4052
颗粒名称: 给孩子交友以指导
分类号: C913.5
摘要: 本文讨论了父母师长对中小学生交友的指导责任,并引用了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的名言来强调选择朋友的重要性。指出,现代的自主意识、交友心态与古代大不相同,因此需要更符合现代规律的指导方法。
关键词: 少年犯罪 交友指导 思想家 父母责任 思想品质

内容

从在校中小学生违法犯罪案例里往往可以发现,一些本来纯洁无邪的少年,一旦误交了坏朋友,就会在罪恶的泥潭里不能自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孩子的交友,父母师长有责任过问啊。
  这里说的过问,并不是说由父母师长给孩子指定朋友——交友不能包办代替,特别是当孩子有了自主意识以后,而是说,要对孩子的交友给予必要的指导。
  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少年人交友的指导,留给后人许多闪光的语言。孔子就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他还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闻广博),益矣。友便辟,友善柔(阿谀奉承)友便佞(花言巧语),损矣。”比孔子稍后的荀子说:“非我而当者(正确地指出我的缺点的),吾师也;是我而当者(恰当地肯定我的优点的)。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坑害我的蟊贼)。”孔子和荀子都认为,选择朋友要以思想品质好为第一标准,学识才是其次的;朋友之间贵在坦诚相见,敢于当面指出过失;千万不要交那些吹吹捧捧、花言巧语的人为友。这些话言,至今仍然放射着光辉。
  古之为人长辈者,对子弟的交友往往当作一件大事,密切注视。东汉名将马援的两个侄子,喜欢结交侠客,背后论人长短。马援经常给予劝戒,远征交趾时还放不下心,在戎马倥偬中写信告诫他俩,要学龙伯高,不要学杜季良。龙伯高为人敦行宽厚,处事周到谨慎,清廉公正,威信很高,学龙伯高不到不失为一名君子,所谓画鸽不成还象只鹜;杜季良豪侠好义,名声远扬,但惹下一些是非,学杜季良不到,就会论为轻薄之徒,正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马援的观点不一定都正确,但他努力尽当长辈的责任,其拳拳之心跃然纸上。
  当然,八十年代的少年,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与古代大不相同,他们的自主意识、交友心态也非古代少年所能同日而语,古代指导少年交友的一套已经不尽适用。正因为如此,今之思想家、教育家以及为人父母师长者,更应该悉心研究指导孩子交友的规律,使后一代都能健康茁壮地成长。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寒朔
责任者
马援
相关人物
杜季良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