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线之后论长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3804
颗粒名称: 出线之后论长短
其他题名: 浅析佛山足球队在乙级联赛中的表现
分类号: G843
摘要: 本文分析了佛山足球队在乙级联赛中的表现。佛山队在七轮比赛中连胜,取得了出线资格。球队表现出斗志昂扬、体力充沛和初步成形的特点。然而,文章也提到了后防不稳、中场缺乏核心和面对逆境的能力等问题。作者呼吁球队及时反思和改进,并期待未来的比赛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 佛山足球队 乙级联赛 表现

内容

禅城逐鹿经过七轮连场大战,八路诸侯逐对厮杀,现已尘埃落定,东道主连过七关,杀出重围,坐上了本赛区的第一把交椅。
  佛山队会如此顺利过关斩将,脱颖而出,确是出乎预料,连禅军教头也说,佛山队这次运气不错。现在回过头来看看佛山队的表现,除了球运好之外,确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首先是队员十气高昂,斗志顽强,从首轮比赛开始,队员个个如猛虎下山,在场上左冲右突,奋不顾身,令对手难以招架。赛前不少人担心佛山队的体力能否应付一连七场的大战,因此在西南集训期间,队里将体质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从效果上来看,西南的集训并无偷工减料,而是一丝不苟,这便保证了在这次联赛里自始至终体力充沛,克服了过去虎头蛇尾的势态,尤其是两场“水战”,对于非力量型队伍的佛山队是一次难得的考验。体力是技、战术的保证,王杭勤赛前大抓队员身体素质的提高,确实是抓到点子上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佛山队一直表现出气势如虹的拼劲,是因为他们始终把自己放在弱旅的位置上。这次的对手多是大有来头,广西队、广州二队、南京部队、陕西队都非等闲之辈,这次佛山队能够不失一场,正是赛前部署得当,思想准备充分,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这才小心驶得万年船,冲破重重包围。
  其次是队伍初步成形。阵容演练得法;经过近一年的操练,佛山队已非“乌合之众”了,王杭勤麾下的十一员战将已露出端倪,而不是当初的轮番上阵,逐一试脚了。门将:李鲜中(陈明)、后卫:张宁、涂文利、黄国雄、李汝欣,前卫:张伟球、孙炎、魏启明、吴忠骏,前锋:李瑞通,张峥嵘(张炎)。是这次参赛的基本阵容;个别场次,王杭勤将张峥嵘撤回中场,把脚伤未痊愈的原堕后中卫张炎放在前锋的位置上,是用其所长,变阵迎敌。利用张炎的身高取得前场的空中优势,而张峥嵘的后撤是让其防守充当前卫,反击时扮演边锋,使对手猝不及防。在这次比赛中,队员间的配台已日渐默契,往日那种在场上各自为政的现象已不多见了,这正是一支球队成熟的开始。
  首次出山便传来捷报,确实值得庆贺,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对于佛山队来说,后防不稳仍然是个大问题,特别是边路的防线,时常出现缺口,危及城池,亟待巩固加强;中场队员里缺乏出类拔萃者,没有形成核心,进攻常常线路不清,没有给人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感,这是需要假以时日,慢慢雕琢的。
  此外,这次比赛佛山队一直都在打顺风球,而且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可以说真正严峻的考验并没有经历过:假若在某些场次里佛山队先失一球,甚至两球时,队伍是否回天乏术,溃不成军呢?
  小组出线只是第一步,下一阶段的决赛对手会更强,庆功之余及时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无好处,正视自己的弱点,才能加以改进,逐步完善。人们期待着三个月后庐山脚下的“九江大会战”再传佳音。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杭勤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