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凌拾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2849
颗粒名称: 鄉凌拾錦
分类号: I267.1
摘要: 本文介绍了桃花村的一位被称为“桃花仙子”的妇女冯丽霞。冯丽霞掌握了桃花管理的秘诀,使桃花开得适时,从而成为了桃花专业户,收入丰厚。她大方热情,与气象站联系,密切注视天气预测,以此管理桃花。本文描述了冯丽霞的形象和她的成功经历,表现了农村发展的美好前景。
关键词: 佛山市 闻楚 杂文

内容

桃花仙子
  听说桃花村有位“桃花仙子”。临近春节,我在镇委的几位同志陪同下来到桃花村。这村庄座落在一个小山岗下,新房林立。村后绿林翠竹;村前满目桃花。此时此地,真有如人间仙境。镇委的干部介绍,全县最好最美的桃花就出在这里。每年农历年底,就有一队一队的自行车队,车尾扎上猪笼,插满桃花,运往广佛等地去卖,活象一条条花龙在公路上移动。
  今年各地的桃花都不适时,已经到年廿九了,还未出花蕾。由于小雪以后的长时间寒潮,把各地的花农累得唉声叹气:“今年的桃花又失败了!”偏偏这个村里的桃花,不仅树形挺拔,伞枝匀称,而且棵棵满树红珠,含蕾欲放。看,大路上的大卡车、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络绎不绝,都拥到这里来购买。
  我奇怪地向村民打听,为什么这里的桃花开得那么适时?村民的脸,一个个都笑得像绽开的桃花一样美。一位老伯乐呵呵地回答说:“自从我们这里出了位桃花仙子,种桃花就没有失败过!”我听了,不由得心里疑惑:“果真有那样的神奇事吗?”
  “瞧,桃花仙子来了!”老伯伸手指着说。
  我沿着老伯指的方向望去:一位妇人,上身穿一件深红色飞机恤,下身是深蓝色的西裤,脚着一双青色长靴水鞋,双手推着尾架插满桃花的自行车,越过条石小桥,健步走来。她头上用红色丝带扎着一把散辫,满脸挂着丰收的喜悦。
  “啊,你不是……”我觉得她很面善,似曾相识,可又叫不出名字来。
  “我叫冯丽霞!”她敏捷地把单车一架,大方地说。
  啊——想起来了。是十多年前,在一次知识青年代表会上见过她。她热情地招呼我到她家里坐。经她一番介绍,我才晓得她这个桃花仙子的来历。
  她是广州下放来落户的一位知识青年。那时候年青貌美,身段苗条,一张蛋形脸,长得十分俏气。村里有位勤劳英俊的青年,喜种桃花,可是有年成功,有年失败,总摸不到规律。自从冯丽霞与他谈恋爱以后,他的桃花便是村里数一。有一年,别人的桃花,未到年晚早已花谢蒂落了;他的桃花却枝枝应节。光这一年就收入近万元,两口子高高兴兴结了婚。此后,全村都学着他家一样管理桃花。立冬后早水,小雪后落叶。这是各地的一般管理。而她把握的成功之秘,却是与气象站联系,密切注视小雪后的天气预测:小雪后若有寒潮十天,提早落叶七天;小雪后若有暖流十天,推迟落叶七天。如此类推,可以说是百无一失。村里人不知道她掌握气象资料的原故,将她越传越神,便都称她作“桃花仙子”。
  现在她已经成为桃花专业户了,去年收入两万多元。她一边按开家里的高级组合音响,一边笑着说:“我这幢两层半的洋房和家里的电视机、洗衣机……全是桃花变出来的。”我打断她的话:“是呀,你是位桃花仙嘛!”她哈哈大笑,继续说:“前年我妈来探我,对我说:‘现在城市也不及农村富,难怪你不愿回城工作了!’”
  我离开桃花村时,她一定要送我一枝桃花,还说:“望笑纳给宣传宣传”。春节,这枝桃花果真开得非常灿烂,把整个客厅点缀得春意盎然。直到现在,“桃花仙子”的形象,还在我
  的脑海里回萦……
  一枝红杏出南海
  我沿着笔直的柏油路,蹬着自行车,穿过公路林带,乘春风,洒热汗,去访问全县著名的亿元村。前边有位骑车的青年,口里哼着:
  “我们的家乡象花园,繁花似锦万家欢;我们的家乡是粮仓,载满金秋喜满堂;我们的家乡是工厂,机声响处财源广……”
  这也许是自编的歌儿。虽然他的嗓子不很清爽,由于我跟着他,循声向前,倒也觉得歌韵悠扬,十分入耳动听。走着走看,已经来到村委会。
  从一间旧祠堂改建的办公室里,走出一位五十开外的人。他穿一件淡灰色飞机恤,一条洗得露白的蓝色西裤,脚着一双塑料凉鞋,抽一支生切红烟,背也有点驼了。他就是全县的先进党支部老支书周伟根同志。他今天的穿着,与以往上班时穿的西装笔直、衬衣雪白、领带悬胸那种潇洒庄重的样子,简直判若两人。我这才发觉,今天是星期天。我歉意地说:“打扰您了!”
  “哪里哪里——欢迎欢迎!”他微笑着。
  我和他握手后。便径直走进他那简朴而整洁的办公室。
  他兴致勃勃地给我介绍,他们1988年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村里五千多人口,三百多亩耕地,去年底工农业总收入达一亿零二百多万元(1980年不变价计),比1978年的五百多万增加了18倍,出口创汇达七百多万美元。村办有皮鞋、纺织、塑料包装等十多间厂。还办有水果、花卉、金鱼等专业场。去年农业收入达一千零二十万,比1978年增加了10倍。他们富了,不忘精神文明建设。1985年以来,全村用上了自来水,改建了学校,新建了幼儿园,修筑了环村水泥路和架设了标准化的低压输电网,给退休村民和鳏寡孤独老人生活补贴等,共投款三百多万元。
  今年元旦以后,县委书记李景滔同志带领县的领导来向这个村祝贺说:“祝贺你们创造出南海第一个亿元村;感谢你们造就了一个‘老南海’!”
  “造就了一个老南海”?我当时不解其意。原来南海县1950年工农业总产值才一亿元(已折新币)。我想,要是南海282个行政村有一半上亿元,那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啊!
  我听完周伟根同志的介绍又逐一参观了他们的企业。看着看着,联想我们改革开放十年光景,农村竟起了那么大的变化,不禁心潮澎,可又无能表达,唯有向宋代诗人叶绍翁偷诗换词,不绝赞叹:“真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南海!”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闻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