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公开一监督”入手推进廉政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2704
颗粒名称: 从“两公开一监督”入手推进廉政建设
其他题名: 三水县工商局创造条件让群众监督;初步建立内外监督机制
分类号: D630.9
摘要: 本文讲述了三水县工商局通过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推进廉政建设。他们公开办事程序和规章制度,并创造条件、开辟渠道接受监督,包括召开民主生活会,设立举报箱,召开座谈会,走访征询意见等。该局还及时接纳正确意见进行整改,提高干部、职工参政意识,改善了机关内部关系和管理制度。一些好人好事的例子涌现,例如所长拒绝贿赂以坚持公正分档位,工商局检查站的同志坚持依法查处非法行为并拒绝贿赂。
关键词: 三水县 廉政建设 监督机制

内容

本报讯 三水县工商局从“两公开一监督”入手,推进廉政建设。他们自觉创造条件,提供多种渠道,使群众投诉有路可寻,监督有门可进。目前,该局已初步建立起内外监督机制。
  要使群众监督成为可能,先决条件自然是公开办事程序。去年九月以来,三水县工商局针对过去在工商行政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公开了个体工商户、合作户、私营企业办证和经济合同管理办证、市场违章处罚规定等七个办事程序,公开投标分配市场档位等七个规章制度。这一步,是将管理人员手中的各种权力全部置于上下、内外的监督之下。然而,要使监督落到实处,亦非一公开就万事大吉。该局从制订制度入手,创造条件、开辟渠道去接受监督。首先是制订局机关及各基层所、站每季度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制度;指定专人处理来信来访;同时,设立举报箱,让局内外群众有提意见、反映情况的机会。此外,他们还召开各种座谈会,派出人员深入各镇走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体户征询意见。为了使群众监督长期化,该局及时接纳正确意见进行整改。他们认为,被监督者既应该虚怀若谷,又要有改过的勇气;如果搞“意见接受,行动照旧”那一套,所谓群众监督最终还是会流于形式。该局机关过去民主气氛较差,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漏洞不少。局负责人发动大家提意见,在民主生活会上对主要存在问题进行认真的反思,并逐条落实整改措施,提高干部、职工参政意识,大大改善了局机关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健全了有关管理制度。比如通过取消签名记帐的办法,实行接待凭证结帐报销,并降低原接待标准,使接待费支出比过去明显减少。在领导的带动下,闻过即改成为该局的新风气。有人反映芦苞镇工商所收管理费抓得不严,一些个体户长期拖欠管理费却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该镇工商所听到意见后即组织人力清查,对47户长期拖欠管理费的个体户逐户追缴。
  该局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涌现出不少廉政为民的好人好事。芦苞镇某个体户想在新市场安排到一个好档位而“拜访”所长黄景怡,表示如果给他安排一个好位置便送一台全自动洗衣机酬谢。黄所长严肃地说,档位坚持按报名的先后顺序来选,如果采取送礼“走后门”手段,连选位的资格都要取消。一次,县工商局检查站招振球等几位同志到山西大同调查某购销站非法倒卖进口皇冠牌小轿车案,该站办事人员拿出约有上万元钞栗说:“这些钱你们分了吧,请通融点。”他们严辞拒绝,坚持依法予以查处。
  编后
  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对发展商品经济关系密切。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声誉,影响到各级政府的形象。三水县工商局主动创造条件,初步建立起内外监督机制,结合实际认真搞好廉政建设,不断改建进工作;他们的经验值得各单位学习借鉴。实践证明,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即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依靠群众监督,是堵塞漏洞,防止腐败,推进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戴晓军
责任者
纪文
责任者
张宗会
责任者

相关机构

三水县工商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三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