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妖”——张春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2493
颗粒名称: “国妖”——张春桥
分类号: I25
摘要: 这篇文字讲述了中国文化大革命后期的政治局势和毛泽东与周恩来之间的会谈,以及毛泽东对邓小平的重要评价和任命。文中提到了张春桥、江青和王洪文等人的角色和他们的政治梦想破灭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最终将权力交给了邓小平,并开始进行政治整顿。邓小平成为中央的重要人物,对文革进行整顿。
关键词: 张春桥 文革 权力交接

内容

张春桥得讯,如同跌入深谷。他往沙发上一倒,闭上双眼,久久地说不出一句话来
  两个月后——十二月二十三日,周恩来从病榻上挣扎起来,坐飞机前往长沙,会见毛泽东。十二月二十六日。是毛泽东八十一寿辰。那天晚上,两位当代中国的巨人,谈到深夜,一起切磋着党、政、军人事安排。共同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中国政治风云的两位共产党人,都明显地觉得彼此老了。从一九四九年起,毛的中共主席,周的政务院(国务院)总理,一个擅长理论思维,一个擅长处理政务。虽然从建国初年的高岗想抢当总理,直至林彪驾机外叛,中国政坛充满火药味儿,不停地发生着这个事件那个运动,而毛、周合作关系一直是稳定的。尽管两人气质相差甚远,毛泽东是属于诗人加哲学家这一类型的,周恩来则是无与伦比的国家行政管理大师。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他的《领袖们》一书中,最为形象而又最恰当地评价了毛、周关系:“中国革命没有毛,就决不会点燃起火来。没有周,它就会烧光,只剩下灰烬。”
  与周恩来在长沙会面时的毛泽东,头脑的温度比一九六六年发动“文革’时要低得多。已经进行了八年多的“文革”,再不是林彪在一九六七年所说的那样:成绩“最大最大最大”,损失“最小最小最小”。虽然周恩来的身体消瘦了一圈,抱病而来,但他意识到这是一次安排中国未来命运的会谈。毛泽东呢,也意识到周恩来的意见是至关重要的。
  周恩来再一次推举了邓小平。毛泽东表示赞同,说了那句众所周知的对邓小平的评语:“人才难得,政治思想强。”
  十二月二十八日,周恩来飞回北京。毛、周会谈的结果,在几天之后,就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政局:
  一九七五年一月五日,中共中央任命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一九七五年一月十日,中共十届二中全会选举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
  一九七五年一月中旬,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以朱德为委员长的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邓小平为第一副总理。
  在张春桥的眼里,一月原本是吉利的日子。八年前,他正是在“一月革命”中夺得上海的党政大权;万万想不到,八年之后的一月,他却惨遭败北。
  “四人帮”的如意算盘,被毛泽东一语道破:“江青有野心。她是想叫王洪文作委员长,她自己作党的主席。”
  江青的主席梦破碎了。
  王洪文的委员长梦破碎了。
  张春桥的总理梦破碎了。
  从一九七五年一月五日至一月十八日,短短十三天之内,毛泽东和周恩来把中国的党、政、军大权,全都交给了邓小平。
  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不再是王洪文,而是邓小平。
  邓小平是个敢说敢做的人。他一上台,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整顿。所谓整顿,也就是整顿“文革”。只消翻开《邓小平文选》,他的一连串的整顿,都清清楚楚印在上面:
  《军队要整顿》(一九七五年一月二十五日);
   《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一九七五年三月五日);
  《加强党的领导,整顿党的作风》(一九七五年七月四日);(五十四)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