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独钟“绛衣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2256
颗粒名称: 东坡独钟“绛衣仙”!
其他题名: 陶塑《东坡爱荔》赏析
分类号: I20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对荔枝的评价,以及石湾青年陶艺家庞文忠的《东坡爱荔》生动地表现了苏东坡对荔枝的喜爱之情。该作品在人物造型、构图和颜色运用上都有特点,让人感到赏心悦目。
关键词: 东坡爱荔 赏析

内容

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对于果品中的荔枝,都给予极高的评价。宋代蔡君谟作《荔枝潜》,就称之为“绛衣仙子”。唐代白乐天的《荔枝图序》固然已说明了荔枝的一切,杜牧的一曲《华清宫》也令人感叹不已,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被贬岭南之时,更是与荔枝结下了不解之缘,竟然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从中可以看出这位文坛巨匠对“绛衣仙子”的情有独钟。
  石湾青年陶艺家庞文忠从广东省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多年来潜心古代陶塑人物的制作,且有相当造诣。他的这件《东坡爱荔》(见套题照)就生动地表现了这位宋代大文学家的对灼灼丹荔的一片喜爱之情。
  首先,在人物造型上,作者充分利用了石湾陶塑塑造人物生动传神、细腻酷肖的特点,突出了一个“爱”字。你看,峨冠博带的诗人,正意态悠闲地坐在紫藤椅上,斜架双腿,面带微笑,两眼专注地欣赏着手中那两颗艳红可爱的荔枝,似入神游之境。这时,在他眼里,这荔枝简直就是“朱唇玉齿桃花面,遍著天孙云锦裳”的美人儿了。其次,构图合理,前后平衡也是它的一个特点。据作者介绍,他在构思苏东坡的姿势时采用了坐姿而不是别人常用的站姿。但这一来,整个作品就显得前轻后重。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作者聪明地把座椅的右扶手较为夸张地向前伸延,这样制作也是合理的。因为坐的是藤椅,藤条不可能长短划一,而是虬曲攲斜,这倒也符合苏东坡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之三,是物件不同颜色的鲜明对比。座椅的紫褐色,给人以沉稳厚重之感。湖青色的宽大衣衫,运用了石湾特有的裂釉工艺,使人物显示出儒雅潇洒的风度。鲜红如火的荔枝,虽然物小件细,但在两大色块的映衬下,具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功效。这件佳作人物神情自然真实,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审美乐趣。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黄树芝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