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省港粤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2161
颗粒名称: 谈省港粤剧
分类号: J825
摘要: 本文章记述了粤剧是南国大剧种,流行区域广泛,艺术风格独特。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广州的“粤剧百花奖”促进了其发展。
关键词: 粤剧 流行区域 艺术风格

内容

粤剧是一个有广泛影响的南国大剧种。「文革」以前,民康物阜,遍地笙歌,粤剧处于一个「黄金时代」。「文革」以后,粤剧不论在哪一方面,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为出色。
  外国人赞粤剧为「中国剧花」,海外华侨称为「大戏」。粤剧流行的区域广泛,以广州、香港和珠江三角洲为中心,东至东江,北到韶关,南达海南岛,西及肇庆和广西的白话区,甚至远传东南亚、南洋、北美侨胞聚居的地方,是根植民间,深入人心,甚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过去有名的粤剧戏班都号称「省港名班」,除了到四乡以及南洋一带演出之外,基地就在广州和香港轮流上演。直到现在,大概还是如此。在广州,粤剧逐步走上了改革的道路。在香港,近十多年来,既受到内地的影响,又有更好的舞台技术条件,粤剧也有显著的变化。作为把内地粤剧新风气带到香港的媒介,人们首先想到在香港活跃一时的「南国粤剧团」,这是一个工人业余演出的剧团,他们介绍了内地新编的粤剧如《搜书院》、《拉郎配》、《柳毅传书》等,也在唱腔、布景及许多舞台手法上使香港观众有新的感受。香港粤剧艺人提出的唱做严谨,风格清新」做法,在省港都有广泛影响。
  在广州,年前举办的「粤剧百花奖」,更为促进粤剧事业的发展做了一件好事。获奖的红线女、陈笑风、文觉非、罗品超、倪惠英等艺术家,名字风靡粤海,远扬海外,他们中有年已古稀的老叔父,也有名气与事业正当盛年的中坚,也有二十出头的新扎师姐,可说是「老中青三结合」。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维元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