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妖」—张春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1972
颗粒名称: 「国妖」—张春桥
分类号: I247
摘要: 这篇文章属于纪实文学连载,以记录张春桥在中共领导层内的故事为主线。文章描述了张春桥在中央政治局遭到林彪围攻的经历,以及他在修改中共党章和宪法时面临的挑战。其中包括张春桥曾几次为毛泽东减去赞扬词的尴尬情况,并为选择毛泽东而牺牲与林彪的关系的抉择。文章通过记录这些历史事件和政治冲突,展现了张春桥在中共党内的角色和处境。
关键词: 张春桥 政治斗争

内容

林彪在政治报告中,用了一句话,算是肯定了「中央文革」的历史功勋:「这个《通知》)引者注:指《五,一六通知》)决定成立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坚决执行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
  就在张春桥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之后的一年零四个月,他受到了一次猛烈的冲击。
  这一回,不是「红革会」炮打,不是《文汇报》炮打,却是林彪这位「副统帅」率众围攻张春桥……
  江西庐山,炎炎酷夏中的清凉世界。两度「庐山会议」都曾震撼着中国:一九五九年七月二日至八月十六日,中共七届八中全会批判彭德怀的「右倾机会主义」,在全国卷起「反右倾」狂飚;一九七〇年八月二十三日至九月六日,中共九届二中全会,毛泽东主席与林彪在这里摊牌。林彪不敢正面强攻最高领袖,却把张春桥当作总攻的目标。
  事情还要追溯到中共九大。
  中共九大通过的党章,是张春桥、姚文元负责起草的。
  党章的《总纲》,原本从林彪为《毛主席语录》写的《再版前言》中,照抄了一段「名言」:
  「毛泽东同志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毛泽东主席一看,皱起了眉头,圈去了那三个副词——「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
  主席对待这一问题,头脑是十分清醒的。他说:
  「我不是天才。我读了六年孔夫子的书,又读了七年资本主义的书,到一九一八年才渎马列主义,怎么是天才?那几个副词,是我圈过几次的嘛。」
  在中共九大之后,开始了召开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内中重要的一项,便是修改宪法。毛泽东主席指定康生和张春桥负责宪法的修改工作。
  康生是个喜欢动动嘴皮的人,具体的修改便由张春桥着手。
  张春桥遇上了棘手的事:按照当时的形势,在修改宪法时,必需补入对毛泽东的高度赞扬的话,以表示新宪法「突出毛泽东思想」。可是,那三个副词要不要写入新宪法呢?
  倘若写进去,毛泽东主席见了会发火。他已经几次圈去这三个副词:
  不写进去吧,显然会得罪林彪,《毛主席语录》几乎人手一冊,《再版前言》人人皆知。删去三个副词,显然是对「林副统帅」的不敬。
  在毛泽东和林彪之间,张春桥只能选择一个。权衡再三,张春桥倒向毛泽东。多年的政治经验告诉他,毛泽东确确实实是中国至高无上的权威。
  另一个尖锐的问题,自一九七〇年三月八日起,又摆在张春桥面前,迫使他再一次要在毛泽东和林彪之间作出抉择:原宪法中是设国家主席的。毛泽东在一九七〇年三月八日提议,不设国家主席。显然,倘若照毛泽东的提议去办,修改宪法时要删除原有的关于国家主席的条文。
  一九七〇年四月十一日,林彪与毛泽东针锋相对,坚持设国家主席。
  据这天深夜十一时半,林彪秘书于运深所记述的林彪意见,原文如下:
  一、关于这次「人大」国家主席的问题,林彪同志仍然建议由毛主席兼任。这样做对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人民的心理状态适合。否则。不适合人民的心理状态。
  二、关于副主席问题,林彪同志认为可设可不设,可多设可少设,关系都不大。
  三、林彪同志认为,他自已不宜担任副主席的职务,这下子,问题复杂了。
  (四十四)
  (下期续)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春桥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