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执地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1736
颗粒名称: 话说“执地佬”
分类号: F71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佛山城区的一群名为“执地佬”的人群,他们以捡拾垃圾为生,将其中的可回收物品积累起来并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整理和销售。他们分为不同的帮派,生活简朴但努力工作,为了能够寄钱回家。这些“执地佬”们展示了他们努力谋生的能力和智慧。
关键词: 佛山市 商品 收购

内容

不久以前,曾经看过一篇新闻特写,说的是某市的“执地佬”。以其执地活动所得。积累起来,存入银行,到年尾居然有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汇返家乡。想不到“地上执到宝”这种天方夜谭式的故事,竟成为不由你不信的现实。
  现在,佛山城区,有没有象上述的“执地佬”呢?何止有,而且为数不少,但他们有没汇款回家吧?那就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了。
  有空的话,不妨走走看。下面说的只是其中一个点,举一反三,可例其余。
  沿汾江中路向南走,在开关厂对面,有一条小马络,进入该路走二百多米,便是无线电八厂。它的对面,就是皮肤传染病防治所的测邻。那里有一块尚未基建的“烂地”,面积相当大。
  此处就是“执地佬”的“工场”。挨近路旁的地上,垃圾堆积成为若干个小丘,雨淋日晒,蚊蝇结集,尽管臭气熏天,异味难闻,人皆掩鼻而过,但在那里干活的“佬”们,却久而不闻其臭,安之若素,而且干得很起劲。他们内部分为“行宫”(又叫行帮)与“坐宫”(又叫坐帮),即外勤与内勤两部分。“行宫”的。每天出发,在各马路大街的垃圾桶安放处,寻找猎物,翻桶搜索,将所得一一口装入麻袋,一处找完又到另一处,决不会空手而回。“行宫”搜索所得,满载而归,就由“坐宫”的“工友”,把捡到的“宝”,分别整理。其中诸如塑料制的软瓶、饭盒、油罐、药水樽、金属制的罐头、易拉罐、尼龙、丝或棉制的烂布碎料,以及皮革制品、纸制品和锈钉烂铁等等。他们耐心地分门别类,——“归档”,这些东西,就是他们“车间”的产品。池们 “蛇有蛇路”,不愁无处推销。
  这些“佬”们也分帮派,一般以同操一种方言的结成一帮,各有所属,互不侵犯。
  至于他们的生活情况。衣,是自己带来的,不用添置;食呢,丰俭由己,哪天进帐多一些而又“慷慨”一点的,便到小食店开餐,收入不佳,就“悭皮”一些,搞几〓白饭,浇上?油,吃饱便算;住呢.少数是结伙十多人,租住人家一个小平房,更多的是索性“马路天使”,睡在马路骑楼底、桥洞或是街坊小公园有瓦遮头的地方,这样一〓免去房租人工,二则不用缴费纳税,这样精打细算,大概是为了能够有更多的钱寄返家乡吧!
  七十二行,行行有状元。这些“执地佬”们,可算是无本生意经营者中的“状元”吧。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哲夫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