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道,则庶民多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1095
颗粒名称: 「天下有道,则庶民多议」
分类号: H033.3
摘要: 本文探讨了“天下有道,则庶民不议”的观念是否正确,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作者认为,在历史上,当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时,人民会发牢骚、骂娘,但这也是反映社会问题的一种方式。而当政治黑暗、社会动荡时,人民不敢发牢骚。因此,应该从骂娘中寻找不足,推动社会发展。文章还引用了公叔子的故事,主张允许人民说话。
关键词: 孔子 名言 佛山市

内容

孔夫子说过:“天下有道,则庶民不议。”他老人家的话不少是至理名言,但这一句却很值得斟酌,其实应该是“天下有道,则庶民多议”的。象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周厉王在位时,连偶语(两个人在一起议论朝政)也要弃市(杀头),谁还敢吭气呢?
  前段时间,某些报刊对“既吃肉又骂娘”的现象发表了评论。由于物价上涨过猛,老百姓不免发发牢骚,甚至骂骂娘。于是评论家义形于色说:你饭碗里的肉不是比以前多得多吗,还骂什么娘?接着,是一番做人应该知道感恩的责备,义正辞严。谁愿意当忘恩负义的人呢,于是乎,鸦雀无声,天下太平了。
  我怀疑这些评论家的立论根据。马克思主义从来主张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摈弃“恩踢”之说。撇开这点不论,单就通过“不许骂娘”来谋求“天下太平”,这种做法本身就值得商榷。人们饮碗里肉多了还骂娘,无非两个原因。其一是对现状不满足。改革开放开阔了老百姓的视野,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作纵向比较,还要作横向比较,这么一比,就发现尽管饭碗里的肉比以前多了,但和左邻右舍比,还是个穷措大,穷则思变嘛!其二是对现状的不满意。现在政治透明度提高了,人们参政议政的意识增强了,对目前存在的社会分配不公、官倒私倒、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尽管是支流也好,是相当不满意的,本来应该摊到自己饭碗里的肉,硬是给别人明抢暗偷地拿走,能没有气吗?一个不满足,一个不满意,当然难免要骂娘了。但是,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天下有道”,在“四害”横行时期,谁敢骂娘,不抓去坐牢才怪呢。同时,它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的工作还有缺点错误,我们的社会还有阴暗面,要善于从老百姓的骂娘中找不足,克服缺点错误,消除阴暗面。从这个意义来说,不满足和不满意是推动物质生产发展、消除社会弊端的原动力,没有这个原动力,社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西汉刘向著的《说苑》记载了春秋时代关于治理国家的一段对话。公叔文子任楚令尹,对进言者要求十分苛刻,以致进谏者绝迹三年之久。公叔子进行规劝,公叔文子不以为然说:“这还会妨碍治理国家吗?”公叔子说:“严(苛刻)则下喑(老百姓噤声),下喑则上聋,聋喑不能相通,何国之治也(怎谈得上治理国家呢)?”公叔子是古代的政治家,不可能有人民是社会的主体的思想,但他懂得“下喑则上聋”的道理,主张允许人民说话。就这点来说,我们某些评论家的见识远在公叔子之下。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寒朔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