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明辨是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0931
颗粒名称: 教育孩子明辨是非
分类号: R275
摘要: 本文讲述了一个中学儿子被同学传去派出所问话的故事,探讨了青少年中存在的江湖义气和不健康文化影响问题,强调了家长和学校对青少年教育的责任。文章指出,这种哥儿们义气容易使青少年脱离集体,卷入不良行为,对社会治安造成危害。提倡及早对青少年进行德行教育,以防止邪恶占据心理。
关键词: 青少年 教育 佛山市

内容

一天放学,正在念中学的儿子放下书包急着对他母亲说:小叶被派出所同志传去问话了,好在我无份,否则真的要做衰仔了。他这句话,弄得我们丈二金刚,经详细询问才弄清事情的原委:
  我的孩子和小叶在某小学同窗六年,升上初中后又编在同一个班,平时来往甚密,学习上有难题互相帮助共同解决。这件事发生前的一个周末,班里几位同学约定放学后去一个基建工地拾建材的边角料。其中一个同学声称:如果不去参加活动就是衰仔。我的儿子宁可做“衰仔”,也不愿跟他们前往。
  他们所谓“衰仔”,即是没有江湖义气的代名词。我觉得:十四五岁的青少年正是犯罪年龄的危险期。按照心理学家分析,他们思想比较单纯,好交往,重友情,但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常常容易把友谊局限在小范围内,甚至脱离集体,出现哥儿们义气等不正确的情感。三三两两自发搞活动正是把友谊局限在小范围内的表现。
  十年开放,确实给青少年造就一个视野宽广、追求科学的良好环境,但,也不可否认。一些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港澳电视、武侠小说中的不健康因素也渗入他们的头脑,毒害他们。加强青少年教育工作,学校固然责无旁贷,我们做家长的也不可忽视。平时要经常对孩子加强法制教育,明辨是非。如果卷进讲江湖义气,做沙煲兄弟的漩涡中,干贪小便宜甚至违法的事是足以贻误后代破坏社会治安的。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德行应该在邪恶尚未占住心理之前,及早就去叮咛教育。这对防微杜渐,培养孩子高尚情操是不无道理的。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彭均成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