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妖」张春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0719
颗粒名称: 「国妖」张春桥
分类号: I25
摘要: 该文章描述了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政治人物张春桥的活动和影响。张春桥与姚文元等人在红卫兵运动期间发挥重要的领导作用,并在上海推行极左政策。文章提到张春桥对待反对派的打压和迫害,并介绍了他建立的情报刊物《扫雷》。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张春桥对上海青年话剧团某女演员的迫害以及他对游雪涛的注意。
关键词: 张春桥 文化大革命 政治人物

内容

张春桥和姚文元,你一言,我一语,不断地给红革会“上纲上线”。
  终于,张春桥梦寐以求的一天到来了:一九六七年二月五日下午,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广场上,举行“上海人民公社”成立大会。张春桥、姚文元、徐景贤、王洪文登上主席台。从此,上海落进了这伙阴谋家手中,蒙尘近十个春秋。“狄克”,成了上海的主宰。
  张春桥刚刚上台,当即发布“上海人民公社”的“第一号通令”:凡是反对“林副主席和中央文革小组”、“破坏上海人民公社”的,都是“现行反革命分子”,要“立即逮捕法办”。
  一旦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张春桥收起了笑脸,举起了血腥的屠刀。第一个遭殃的,就是红革会!第一笔要算的帐,就是“一·二八”炮打!因为炮打张春桥,亦即炮打中央文革,而炮打中央文革,亦即“现行反革命”。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因参加“一·二八”炮打张春桥而受到打击迫害的达两千五百多人(不包括一般的请罪、写检查),其中被隔离审查的二百多人,被办“学习班”进行审查的四百四十多人。在审查中,有五人被逼死,六人被逼疯,好多人被打成残废
  张春桥,一手拿着‘棍”笔,一手拿着屠刀,这才成为上海第一号“铁腕人物”。
  坐在上海兴国招待所宽敞的套间里,脚下是一片厚厚的紫红色地毯。刚刚洗过热水澡,张春桥看见桌子上放着一个严严地密封的牛皮纸信封。信封上只写着一个“张”字,字迹是那么的熟悉。
  张春桥每隔几天,就要收到这样的一个信封。他关照过秘书,只写一个“张”字的信封,必须由他亲自拆看。
  这一回,拆开信封,里面装的是最新一期《扫雷》。标题一下子把张春桥的目光吸引住了:《反张春桥同志的逆流从何而来?》。
  《扫雷》写得有声有色。据“调查”,上海的“一·二八”炮打张春桥,是由北京“联动”(注:即“首都红卫兵联合行动委员会”,一九六六月十二月五日成立,主要成员是高干子弟)所策划的,其中有朱德、李富春的孙子,陈云、陈毅、贺龙、李井泉的儿子,乌兰夫的外孙,邓颖超的秘书的儿……
  虽说当时上海的各种小报、传单成千上万,《扫雷》却属“绝密”的简报式内部刊物,每期只印几份而已。有时,干脆不印,用复写纸复写。这份《扫雷》对于张春桥来说,是每期必看的。自从发生“一·二八”炮打张春桥事件之后,他便下决心建立一支“扫雷纵队”。《扫雷》,便是他的“扫雷纵队”不断编发的情报刊物。
  张春桥的“灵感”,最初得自林彪在一九六七年一月的一次讲话:
  “要继续把矛头指向右派,指向隐藏的还没暴露的牛鬼蛇神,进行全国大扫荡,挖出根子,扫除‘地雷’,这是全国性的扫雷战,要扫掉在内部各个角落的大大小小的‘地雷’”。
  张春桥首先要扫除的,便是上海“大大小小”的反张春桥的“地雷”。
  一个三十二岁的青年,被张春桥看中了。
  张春桥最初注意起这个青年,那是在一九六六年十月。一个名叫游雪涛的人,自称是上海《青年报文艺组副组长,给张春桥写信,反映上海青年话剧团某女演员因“造反”而处境维艰。
  当时,毛泽东主席主持的中央工作会议刚刚结束,正要在全国掀起“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高潮。张春桥正需要在上海树一个受“资反路线”迫害的典型,而游雪涛敏感地意识到这一点,为张春桥“送”上了这么个“典型”……
  趁着回上海的时候,张春桥让秘书调来游雪涛档案——这是张春桥的习惯,先要摸一下“底牌”。
  牛皮纸大口袋,上面印着“干部档案袋”,用毛笔写着“游雪涛”三个字,很快送到张春桥手中:
  “游雪涛,一九三五年生,江苏无锡人,家庭出身城市贫民,一九五六年八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十六岁就进入上海绒布厂当工人。靠着自学,他学会了写作,终于成为上海《青年报》文艺组的副组长……(二十三)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春桥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