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坛竞「技」,「裁判」是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0355
颗粒名称: 商坛竞「技」,「裁判」是谁?
其他题名: 三水县西南镇个体市场观感
分类号: F121.23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商贩和顾客之间的对恃心理和行为,以及诚实经营的重要性。商贩往往会开口要高价,但这种行为可能导致顾客不相信商贩,最终受损的可能是商贩本身。文章还提到,有一位卖鞋者虽然想要以“老实人吃亏”的口号吸引顾客,但实际上鞋子的质量和款式与他的要价相称,这种行为只会让顾客觉得他在巧妙的表演。相反,一位年老的鱼档主因为从不短斤缺两,赢得了顾客的信任,生意兴隆。因此,诚实经营对于商贩来说非常重要。
关键词: 三水县 个体市场 商贩

内容

跳起来「咬」之类
  这一命题,既浅显却又复杂。笔者现将在三水县城个体市场的某些见闻及感想写就如下,供商坛竞“技”者们参考。
  某君初来西南当临时工。一次,花了百元买到一套西装。可拿给本地工友一看,大家都说最多值四、五十元!某君再到此服装市场上去,发现有位本地老练顾客花48元就买到同样的西装,他为此愤恨不已。
  不少商贩就是惯于使用开口要大价的招式。殊不知,受骗的教训是会使人聪明起来的。一传十,十传百,于是,广泛地形成了这样的对恃心理:商贩大施“咬”术,顾客只出一半价——即便一些商贩要价比较老实,也难令顾客相信。逆向心理相持不下,笔者认为受损者最终还是商贩本身。因为,商贩靠买卖维生,而顾客则可以充分判断与选择。
  自以为巧妙的表演
  笔者曾目睹如此的一幕:有位卖鞋者在起劲地喊叫:“老实人吃亏”?
  笔者仔细察看,认为鞋质和款式本来与其人要价是比较相称的。但……唉!这难道不是“弄巧成拙”么!
  一位经商的熟人曾对笔者说:“经商往来,老实人吃亏。”果真如此?
  笔者经常出入于西南肉菜市场,发现一位年老的鱼档主的生意甚旺,但他的价格却不见得特别“平”。于是,便向几位常光顾该鱼档的家庭主妇探询个中奥秘。她们答曰:此老伯从不短斤缺两。笔者顿悟:老实人并不吃亏也。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骆伟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三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