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冯煖“市义”说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0354
颗粒名称: 从冯煖“市义”说起
分类号: F276.3
摘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处世立身不能只顾眼前,要有长远之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对当前企业寻找原材料、燃料出路有启示。在原材料、燃料紧缺的情况下,佛山的企业可以仿效“冯煖市义”的精神,到原材料、燃料的家乡投资、参与经营,打好感情,订好合约,保证原材料、燃料的供应。这种“借腹生仔”的办法虽然要多花点力气,但可以摆脱俯仰由人的困境,掌握生产的主动权。
关键词: 佛山市 乡镇企业 冯煖

内容

《战国策》中有这么一个故事:齐国宰相孟尝君,请其门客冯煖去薛邑收债,冯煖却以孟尝君的名义当众把债券一古脑烧掉,并向他汇报说:“我给您市(买)义回来了。”孟尝君很不高兴。但过了不久,孟尝君被罢官回乡,薛邑男女老少都携食出来夹道欢迎。孟尝君感动地说:“冯先生,我今天才见到您‘市’的义!”齐王知道人民心向孟尝君,很快又恢复了他的相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处世立身,不能只顾眼前,要有长远之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它对当前企业寻找原材料、燃料出路颇有启迪。
  众所周知,佛山在我国的处境和日本在国际的处境有一点相似,那就是:“经济上富裕,资源上贫穷”,原材料、燃料都要仰人鼻息,弄不好还会给卡脖子。今后,这种局面还要继续下去。怎么办?靠国家计划分配嘛,势难满足要求,何况众多的乡镇企业本来就不在“正册”,吃不上“皇粮”;靠“倒爷”支持嘛,既冒风险,又非长久之计;靠进口“洋米”嘛,不一定都有外汇。如此说来,岂非山穷水尽?不。我们可以仿效“冯煖市义”的精神,到原材料、燃料的家乡投资、参与经营,从中打好感情,订好合约,保证原材料、燃料的供应。据笔者所知,有一家乡镇企业就是这样做的。早几年,他们把一笔资金投放于产区的基本建设上,帮助产区解决了困难,同时签订了逐年供货合同。“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几年,在不少同行因原材料紧缺而疲于奔命时,他们的“米”却源源不绝地“下锅”,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优胜地位。而原来那笔投资,到今天已经不知增殖多少倍了。
  这种办法,我们可以喻之为“借腹生仔”。与“乞米落锅”相比,它虽然要多花点力气,还要经历一阵“产痛”,但可以摆脱俯仰由人的困境,掌握了生产的主动权。早几年,佛山的资金比较充裕,当时不少企业热衷于搞“花园式工厂”,搞楼堂馆所,过快地增长消费,大笔大笔的资金用非其所,至今自食苦果。“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愿有条件的企业,从上述这家乡镇企业的经验中得到启发,改“乞米落锅”为“借腹生仔”,那么,若干年之后,佛山也许同时是经济上、资源上的“富国”。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梁贤
责任者
冯煖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