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的一窝「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0035
颗粒名称: 糟糕的一窝「疯」
分类号: J9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电影的片名对于影片的宣传和观众的吸引力非常重要。近年来,国产影片的片名出现了以「疯」和「狂」为主题的趋势,这种模仿和雷同的现象令人瞠目。一部接着一部的「疯」字电影让人感到电影艺术的悲哀。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这可能是因为在商业片的大潮影响下,编导们不得不争相模仿效法,粗制滥造。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一些艺术家缺乏真诚、生活的枯竭,思想和艺术的贫困。一个好的片名并不容易得到,它需要编导们用心去创作,追求艺术的精益求精。一个别致、独特且寓意深刻的片名可以成为一部好片子的锦上添花。一些年轻的编导缺乏根基和对观众审美心理的研究,追求急功近利,只关注表面效果,不愿用心思考,因而滥用「疯」字来吸引观众。然而,频繁使用并没有达到他们的目的,反而让观众失去兴趣。给一部影片起名需要深入思考和艺术上的直观敏锐,它应该与影片的主题相协调,需要制作者拥有广博的知识和出奇制胜的能力。真正有才华的电影艺术家在起片名时,不需要依赖一个「疯」字,而是能够用更有创意的方式来命名电影。
关键词: 电影 片名 国产影片

内容

民间有语云:「不怕生坏命,最怕起坏名。」尽管此言多少含有点「宿命」的成分,却足见人们对起名取号是相当看重的。由此,笔者想到电影的取名。爱看电影的朋友近来也许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国产影片不仅在题材方面出现一窝蜂的状况,就连片名也不例外,特别是沾「疯」带「狂」的蹩脚片名充斥了银幕,真乃彻头彻尾的一窝蜂「疯」,令人瞠目,不敢领教。看,已公映的《疯狂歌女》、《疯狂的小镇》、《疯秀才断案》、《最后的疯狂》……一部接着一部,制作中的还有《疯狂的代价》等。「疯」字在影坛大行共道,一风吹,这真是电影艺术的悲哀,
  回想起未,此风由来已久。前几年不就有过先是一部《庐山恋》,继而引出多部《××恋》来,一部《明姑娘》,又伴生出一打《××姑娘》这样的怪事吗?那么,今天某些编导何以会恋「疯」成风,爱「狂」成癖,几近走火入魔呢?有人说,国产片是让「孔方兄」或诱或逼而至「疯」的,因为在娱乐片、商业片的大潮里,编导实在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唯有粗制滥造,争相模仿效法。笔者认为这只是道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愚以为,其症结在于某些艺术家欠缺真诚,以及他们生活之源的枯竭,思想、艺术的贫困。
  给一部影片起个名字似乎很简单,在某些编导眼里是无足轻重的。其实,一个别致的、好的片名并不易得,它有赖于编导自身相当的文字工夫和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片名是一部影片的「眉目」,是一部影片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好的片子,再起一个寓意深刻隽永新颖而醒人眼目的名字,就恰如锦上添花。象《魂断篮桥》、《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就有这样的艺术效果。看到片名就使人产生「急欲一睹」的强烈欲望。时下有个别年轻的电影编导本来就先天不足,根底不深,又不注意后天补救、提高,更不愿劳心费力去研究变化着的观众的审美心理,只图急功近利,象「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事儿他们是不屑为之的,那就只会在一个「疯」字上打转,哗众取宠。实话实说,「疯」字并非不可以用,但总不能陈陈相因连续不断的使用,把它当作一副膏药那样乱粘乱贴。满以为如此一来就能掩盖其艺术的平庸,就能招徕观众,殊不知却是事与愿违。倒了观众的胃口,落得个知音者稀,领情者少。事实证明此路不通。
  给影片起个什么样的名字才好,这里头大有学问,其用字遣词十分讲究,要能深化和升华影片的主题,它要求制作者思想和艺术的直感敏锐,要多闻博识,善于出奇制胜。真正有胆识、才高八斗的电影艺术家,在为自己的「产儿」取名时,总是懂得「惟陈言之务去」(韩愈),是绝对用不着在一个「疯」字上吊死的!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严国山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