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的加工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9562
颗粒名称: 蟾酥的加工技术
分类号: R282.74
摘要: 本文介绍
关键词: 佛山市 蟾酥 加工技术

内容

蟾酥是中药名,是蟾蜍耳后腺和皮肤腺分泌的一种白色浆液,经过加工干燥后而制成。它是一种很重要的药物。蟾酥性温、味甘辛、有毒,具有强心、通窍、利尿、镇痛、解毒、消肿等作用,可主治痈毒疔疮、咽喉肿痛等症,外敷内服都可以。
  加工蟾酥,捕捉蟾蜍是关键。在每年4-9月是捕捉取浆的适宜季节,尤以5-8月为旺季。每当雷雨过后,蟾蜍喜欢到田边、路旁或沟边等湿润的地方捕食昆虫,这时是捕捉蟾蜍的好时机。当捕捉到蟾蜍后,可用一只手捉住,另一只手用铜制或竹制的夹子夹住眉上的大疙瘩,再轻轻用力挤压,把白浆挤入瓷器内,不能挤入铁器或用铁夹子挤压,因为蟾酥一遇铁器就会变成黑色,影响质量。对取出的浆,要用尼龙丝或铜丝筛过滤后,平铺到玻璃板上晒干或烘干,即成片酥,如放在圆形玻璃片上晒干即成团酥,将干蟾酥捣碎,每公斤加入2公斤白酒搅拌成稠胶状,然后再倒入玻璃或瓷盘中晾干即成酒泡蟾酥。
  加工蟾酥,方法简便,而且效益可观,有兴趣者不妨一试。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粤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