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眼中的“中国月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9383
颗粒名称: 布什眼中的“中国月亮”
分类号: I207.67
摘要: 这篇文章谈论了中国货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认知问题。作者以描述美国总统布什夸奖中国的手表和外国人对中国商品的青睐为开端,指出某些人对中国货受到外国认可感到惊讶,但实际上中国货在许多国家是受欢迎的。然而,在中国国内,中国货则被认为是商品世界的“二等公民”。文章进一步描述了人们对于外国商品的追捧和中国商品的自卑心理,并以历史上慈禧太后时期和日本明治维新为例,呼吁中国人要自强、自信,并摆脱“中国月亮比不上外国圆”的观念。
关键词: 中国货 洋消费 观念转变

内容

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布什到中国大使寒叙家里做客,指着腕上的“海鸥”表着实夸奖一番,走时如何准确,防水性能如何好……。
  中国货得到洋总统的青睐。可能使一些人受宠若惊,其实中国货并不全是”流嘢”,在许多国家还是挺受欢迎的,莫斯科的百货商店一有中国货到,人们就涌向那里排长队。相反,在本国,中国货却成了商品世界的“二等公民”。一位汽车制造专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停车场转了一周。发现那里的小轿车有“奔驰”,有“丰田”,有“福特”,有“雪铁龙”……唯独没有国产的,日常生活用品也不例外地出现“洋消费”的热潮。以致本国商品不得不以“引进设备生产”、“使用进口原料”标榜,以示与“老土”有别。在中国人眼里,月亮总是外国的圆。
  这种现象我们已经司空见惯,倒是外国人看不过眼,英籍女作家韩素音住过泰国曼谷一流的东方饭店,店里只卖泰国烟。她还到过印度,印度官员一律乘比之下,韩女士对洋车充塞中国街道、洋电器武装中国家庭感到不解。她语重心长地说,中国人要自强,要自己看得起自己。
  “洋消费”热浪在中国近代也出现过。慈禧太后也并不是完全不“开放”,她也会“拿来”,皇宫里有不少洋人的东西,不过,她的“开放”只是坐享发达国家的物质成果,结果,中国的民族工商业始终起步维艰。日本明治维新前比中国还落后,同样遭到西方国家炮舰政策的欺侮,但人家在开放中注意学习西方国家发达的原因及机制,结果很快就富强越来。唐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如果我们再不改变“中国月亮比不上外国圆”的观念,将来我们的子孙也会把我们归入慈禧太后这一类去的。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梁贤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