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令人敬佩的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8910
颗粒名称: 一位令人敬佩的人
其他题名: 访康有为孙女康保庄女士
分类号: K8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康有为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活动中康家后人康保庄参加学术讨论会的情况。康保庄是康有为的孙女,她对祖父的思想十分敬佩,认为他的变法思想具有现实意义,并将康有为的遗物捐献给国家用于研究。她表示荣幸能参加这样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并对党和历史学界的前辈表示感激。康保庄希望用新的态度、方法和劳动研究康有为的思想。
关键词: 康保庄 南海县 人物

内容

去年三月,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康有为诞辰一百三十周年。为纪念这位为中华民族独立、民主和富强而作出贡献的近代名人,广东康梁研究会和南海县政府等12个单位于去年11月在西樵山联合召开了“戊戌变法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
  在参加学术讨论会的人员中,有康有为的二媳妇庞莲、外孙潘庆方、潘庆昭等亲属,他们向县政府捐赠了先祖的遗物和墨迹一批。在这几位亲属中,有一位文雅大方、年龄五十上下、中等身材、在瓜子型的脸上佩戴着一副金属架近视眼镜的女士,她就是康有为的孙女康保庄。
  康保庄是康有为的第三儿子康同篯的长女,今年58岁,居住在上海市天钥桥路家中,退休前是上海惠旅医院的药剂师。她是这次前来参加学术讨论会唯一的康家后人。
  一个午休前的时间,我找到了康保庄,讲明了来意,她乐意地接受了我的采访。我说: “我们是第二次见面了,第一次是在去年八月,在县政府五楼会议室里。”她笑着点点头说:“是呀,记得当时县政协副主席程达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完洪接待了我们,他们还陪同我们共进了晚餐,他们的工作做得很细致,给我的印象很深刻。”稍停片刻之后,康保庄继续对我说:“那次是我同北京师范大学任生物系讲师的三妹康保娥一起赴港探望姑妈康同环和与专程从台湾前来香港的二弟康保延会面之后,途经广州,在表哥潘庆方的陪同下,专程到家乡丹灶镇银河苏村,瞻仰祖父故居和参观纪念馆,后被县政府领导邀请到县府相聚的。”当我问她首次回故里,人生地不熟,为什么不通知县有关部门接待时,她说:“近年来,县政府为了修复祖父故居和建设康有为纪念馆,花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我作为康有为后代,已深感欣慰了,这次我们回去不能再给政府添麻烦了。”
  晚上九时,康保庄应约准时来到了我的房间,坐定品茶之后,我们就倾谈起来。
  “你对这次国际学术讨论会有什么感想吗?”她十分兴奋地对我说:“我有机会参加这样一个国际讨论会,感到十分荣幸,这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过去,我对祖父的思想研究得很少,退休后才多些时间研究,这次来参加讨论会,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十分感激党和史学界的前辈,给祖父以公允的实事求是的评价,祖父生前的所作所为是为国为民的,他主张“变法图强”,“实业救国”,寻求世界大同。祖父的这些变法思想,不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着进步作用,而且对今天的改革开放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祖父后期虽然有过一些过错,但人无完人。现在我们去研究他的思想,要用新的态度、新的方法、新的劳动去研究。”
  康保庄告诉我,康有为是国内外有影响的历史名人,他的遗物是属于国家的,我们保存它会失去它的价值,应将它献给国家用于研究。于是,她在一九六一年,就和三妹康保娥统一了思想,全部一件不留地将祖父的遗物献给了上海市文史博物馆,这些遗物中有康有为的亲笔手稿、书籍、文物等一百多件。这些亲笔手稿和遗著,捐献给国家后对研究康有为思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大同书二至六册献出后,同天津市博物馆保存的后半部分合并才形成了日后出版的一部完整的《大同书》。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彭日成
责任者
康保庄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