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种田技术 提高粮食产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8727
颗粒名称: 优化种田技术 提高粮食产量
其他题名: 白沙桥村推广科学种田值得提倡
分类号: S5-3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白沙桥村是南海县罗村镇的一个小村庄,通过村委会的努力,提高了粮食产量。他们推广种植良种,广种杂优,采用科学种田的手段,应用新的科研成果,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土地肥力。该村采用各种措施鼓励农户使用有机肥和种植绿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大田作物 科学种田 佛山市

内容

白沙桥村是南海县罗村镇丘陵地区的一个小村之一,有农户406户,人口1220人,耕地面积2091亩,其中水田1466亩,旱田396亩,岗地229亩,还有鱼塘73亩。近两年,村委会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不断对农业生产进行广泛的探索,力争优化种田技术,大力推广科学种田,并采取得力措施,在培养土地肥力,广种杂优良种,精耕细作,推广高产示范、以点带面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推广种植良种,广种杂优,促进粮食生产提高。
  村委会认识到,当前农业生产的潜在发展趋势,在于广泛应用新的优良品种,提高单产,在有限的土地面积内增大产出。沙桥村禾田面积不大,要在有限的面积内,力求增加粮食产量,就要采用科学种田的手段,应用新的科研成果、广种优良品种。而水稻杂优品种的出现,正好迎合了这种要求。它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产物,具有其它传统水稻品种所没有的优势,是值得推广的优良品种。然而,如何将这种科学种田的思想贯输到还有点固步自封、习惯于传统耕作的农民中,消除近年有些农户种植该品种,由于管理跟下上,反而减产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该村村委对此做了不少工作。他们经常召开各种会议,宣传并推广科学种田;负责农业的村干部及农业技术人员经常会同镇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落到农户做工作,发动农户种植杂优品种;为鼓励农民种杂优,村委会拿出3300元来奖励种杂优的农户,经一段时间宣传发动,去年该村杂优的种植面积达到1100多亩,占全年禾田种植面积的50%。
  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土地肥力。
  近年来,由于忽视有机肥的应用,而大量采用化肥,所以出现了土地肥力呈下降趋势的现象。村委会认识到,长此下去,将严重阻碍粮食生产的发展,因此,他们采取了各种措施,鼓励农户使用有机肥。该村的农民多数有养群鸡群鸭的习惯,有大量粪肥可积,村委会鼓励农民施农家肥,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土地肥力,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同时,他们还积极推广种植绿肥,村委会除免费向农民提供绿肥种子外,还办绿肥试种点,以带动全面。现全村已种下绿肥600多亩,占禾田面积45%以上,比去年增加了500多亩。
  三、搞好高产示范田,实行以点带面,推动全村粮食生产发展。
  为了引导农民把粮食生产搞好,村委会在去年划出了一块连片50亩的禾田,作为高产示范的基地。他们组织了本村的技术力量,对该片实行严格管理,使其真正成为农户学习的榜样,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以带动全村粮食生产的发展。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叶巩林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