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趣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8390
颗粒名称: 火锅趣谈
分类号: TS972.129.1
摘要: 这是一篇关于火锅的娱庵(茶余饭后闲谈)文章。文章介绍了火锅的起源和历史发展,从南北朝的涮锅到唐代的暖锅,再到清代的野味火锅,乾隆皇帝举行的登基大典中的火锅盛宴等。文章还提到了火锅的不同材质、烹饪方法以及菜料的多样性,并描述了吃火锅的情趣和享受。
关键词: 火锅 历史 特点

内容

茶余饭后
  火锅(广州地区称作打边炉),它是我国一种烹制与盛装相结合的烹饪炊具,起源历史悠久。据传,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南北朝,已出现铜制涮锅,用来涮食羊、鸡、鱼、猪等肉类食品。唐代又出现“暖锅”,它是一种用泥土造成的小炉,下面装炭火,上面放陶制的砂锅。北宋时代,人们食用火锅,屡见不鲜,形成习俗。清代的野味火锅,盛行于世。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巡视,由于他爱吃火锅,故所到之处,各地都准备火锅,设宴以迎。乾隆元年正月,皇帝在北京举行登基大典,满朝文武百官,受到“千叟宴”的款待。当时的耆老大臣被召至宫中,赐以御宴。席上除山珍典味,水陆并陈外,特设“火锅宴”,用了一千五百多只锅,成为历史上最大一次的“火锅宴”。
  火锅,是由古代的铜鼎逐步发展和演变而来的。它可分为铜制、陶制、搪瓷、银锡合金制、铝制等多种。随着科学的发展,近代又出现了以电力和煤气为燃料的火锅。它不仅是民间流传,而且国家在招待外宾时,也经常以火锅为上乘美馔,登上大雅之堂。
  用火锅烹制菜肴,其食用方法有涮锅、清汤锅、码锅等。菜料多样,选择广泛,从名贵的山珍海味到一般的青菜豆腐,无不可作烹制原料。它具有味类众多,汤菜兼有,保温耐久,热度宜人,烹制简便的特点。一家大小,或是良朋三五,吃它一次火锅,别有情趣。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娱庵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