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声里话玉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7778
颗粒名称: 演奏声里话玉笛
分类号: TS953.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演奏会上,中国特有乐器笛子悠扬动听的曲调引人入优美境界。笛子是我国最早的民族乐器之一,最初是直吹,后来改横吹。古人很喜爱笛子,有许多名曲,如《折杨柳》、《落梅花》等。现代有一种来自西欧的牧童笛,也颇为流行,但与我国笛子相比,无论音调或响度都远不及我国笛子动听,因此我国的笛子仍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所欢迎。
关键词: 民族乐器 笛子 优美

内容

演奏会上,常欣赏到中国特有乐器笛子悠扬、动听的曲调,它宛如汩汩清泉从演奏者指间流出,引人进入优美的境界之中。
  笛子是我国最早的民族乐器之一。据《乐府杂录》载:「笛,羌乐也」。羌族,是我国古代西部的少数民族,故笛子又名「羌笛」。马融《长笛赋》说:「近世笛子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吟水中不见已,伐竹吹之声相似」。
  笛子作为乐器最初是直吹的,后来才改横吹,一般通用的是七孔笛。由于笛子是竹制又是横吹的,因此它另有一个字叫做「横竹」,又叫「长笛」。
  古人对笛子这一乐器很喜爱。古来就有《折杨柳》、《落梅花》等的笛子名曲。唐代宫人特别喜欢吹笛,连皇帝都有这种爱好。刘斧《青琐高议》载:「唐庄宗爱夜月,常月夜自吹横笛数曲。」唐诗人李贺,为笛子写一首《龙夜吟》意谓晚上吹笛,声如龙吟。李白有「笛奏《梅花曲》之句,赞美《梅花曲》以笛子独奏,更加动听。他还写诗说:「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诗人王涣之的《出塞》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
  近年来,有一种来自西欧的牧童笛,在乐器演奏中颇为流行。这种牧童笛和我国流传下来的笛子相比,无论音调的抑扬顿挫,或者响的婉转悦耳都远不及我国笛子明亮动听,扣人心弦。所以我国的笛子至今仍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所欢迎。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维元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