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讲究科学的犟老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7611
颗粒名称: 好一个讲究科学的犟老汉
其他题名: 张炳养鱼致富的奥秘
分类号: S9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佛山市顺德县伦教镇北海村六旬老汉张炳通过承包鱼塘,养优质鱼,成功地从失败变为成功,成为万元户。他采取了以下措施:只承包16.8亩鱼塘(两口塘),向养鱼专业户请教,实行科学养鱼,调整养殖结构,增加养殖品种,改变单纯养四大家鱼的状况,同时减少放养生长慢、成活率低的鱼类,增养优质鱼。他还承包了四亩塘基,用来种甘蔗、养猪、种草养鱼,以降低用料成本。在管理措施上,加强水质管理,购置了增氧机和水泵,经常灌水增氧,注意定时、定量、定位投放饲料,并注意精粗结合。这些努力使他所承包的鱼塘“起死回生”,连续三年获得丰收,预计全年可产鲜鱼1.75万公斤,收入达2.5万元。
关键词: 顺德县 张炳 养鱼

内容

顺德县伦教镇北海村六旬老汉张炳,承包16.8亩鱼塘养优质鱼,去年总产1.65万公斤,平均亩产1千公斤,总收入5.28万元,纯收入2.112万元。张炳由“穷光蛋”一跃成为万元户,奥秘何在?近日,笔者带着这个疑问采访了他。
  六十岁的张炳精神矍铄,健谈笔者在寻找答案的同时,不无感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话果真无错!张炳就是凭着一股勇于进取、苦心经营的干劲,终于由失败变为成功。1983年,村里实行鱼塘承包责任制,于是,跃跃欲试的张炳一下子承包了21亩鱼塘(分四口塘)。但由于经验不足,连续两年亩产只得500公斤左右,经济效益甚低。此间,有人劝他收手,亦有人对他冷嘲热讽,好一个张炳,面对这些,却没有气馁,而是坐下来冷静地找原因。1985年,村里重新招标投包鱼塘,张炳针对自己人手少管理跟不上的弱点,只承包16.8亩(两口塘),并虚心向养鱼专业户请教,实行科学养鱼,进行调整养殖结构,增加养殖品种,改变过去单纯养四大家鱼,浪费水面,形成产量低的问题。从1985年起他还减少放养沙苏等生长慢、成活率低的鱼类,增养野鲮等优质鱼,同时还承包四亩塘基,用来种甘蔗取蔗叶,建猪舍养猪取猪粪,种草养鱼,从而降低了用料成本。在管理措施上,注意加强水质管理。1984年出现的浮头现象,是因水质差,投放饲料不合理。他吸取教训购置了一台增氧机和一台水泵,经常灌水增氧;饲料投放做到定时、定量、定位,投放饲料力求多样化,并注意精粗结合。
  经一段时间努力,他所承包的鱼塘“起死回生”了,连续三年夺得丰收,今年头八个月已上市鲜鱼6000公斤,预计全年可产鲜鱼1.75万公斤,收入达2.5万元。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责任者
责任者
张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