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绿肥的“五早一防”管理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7542
颗粒名称: 冬季绿肥的“五早一防”管理技术
分类号: S1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佛山市冬季豆科绿肥苕子、红花草等具有前期生长慢、后期生长快、喜温湿、忌涝渍、对磷肥敏感的特性。为了获得高产,需要在田间管理上抓好“五早一防”技术措施:早查苗补播、早覆盖、早追肥、早开沟、早补菌和防治病虫害。其中,早查苗补播的方法是浸种露白后播下,灌跑马水促进出苗;早覆盖割禾后撒碎禾秆遮荫;早追肥以磷肥为主,每亩追施沤制过的过磷酸钙20~25公斤;早开沟使沟沟相通,能排能灌;早补菌可用根瘤菌肥或从长有根瘤的绿肥田中取表层泥土15公斤,捏碎后均匀撒施;防治病虫害可用石硫合剂和乐果。
关键词: 佛山市 绿肥 管理技术

内容

冬季豆科绿肥苕子、红花草等的生长发育有如下特性:前期生长慢,后期生长快;喜温湿,忌涝渍;对磷肥敏感。根据实践经验,要使冬种绿肥获得高产,在田间管理上应抓好“五早一防”技术措施:
  一、早查苗补播。通过田间检查,凡是出苗达不到60%的,都应及早进行补播。方法是每亩用0.5~0.75公斤种籽,浸种露白后播下。播前先灌跑马水,促进出苗,播后加强管理,就会很快赶上头批苗,同样能获得高产。
  二、早覆盖。稻底绿肥苗期处在荫蔽湿润的环境条件,割禾后环境改变了,使苕子茎转变为紫红色,红花草变红色,严重影响茎叶的光合作用,使幼苗生长缓慢、瘦弱。因此,晚稻收割时,除了留高禾秆头外,割禾后每亩还应用100公斤碎禾秆撒在上面以遮荫。
  三、早追肥。苕子、红花草等豆科绿肥作物根部虽有根瘤固氮,但还满足不了绿肥本身对养分的需要,特别是磷素是根瘤菌的主要养分,磷素不足,根瘤形成缓慢,固氮能力降低。因此,追肥应以磷肥为主,一般每亩追施沤制过的过磷酸钙20~25公斤,以刺激根瘤早形成。如土壤缺钾,或割禾后天气转冷,刮北风,应增施火烧土或草木灰。
  四、早开沟。未开好排水沟的绿肥田,应及早开好排水沟。大的田块要开“十字”沟或“井字”沟,田块小的要开好四边沟,使沟沟相通,以便能排能灌。冬季寒冷会使绿肥生长受抑制,但经常灌跑马水,能起保温抗寒催生作用。如遇连续阴雨天,要及时排除田中渍水。
  五、早补菌。通过田间检查,若有60%的幼苗未形成根瘤,要立即补菌。补接根瘤菌的方法是:每亩用100克根瘤菌肥拌细土15~20公斤,均匀撒入绿肥田中,随即喷淋一次水,让其自然落干,使根瘤菌随水渗入土中与绿肥根系接触,几天后根部便会长出小根瘤。如果没有根瘤肥,可从长有根瘤的绿肥田中取表层泥土15公斤,捏碎后均匀撒施,随即喷淋一次水即可。
  六、防治病虫害。冬绿肥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和菌核病,虫害有潜秆蝇、蓟马、蚜虫等。防病可用石硫合剂,治虫可用乐果。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邝乃孔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