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四方九州之言的吕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6835
颗粒名称: 听得四方九州之言的吕柟
分类号: K82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吕柟是南宋的儒家思想家,尊重不同学派的观点,实行兼容并蓄,开一代学术自由的新风。他的学术主张与王守仁、湛若水大不相同,但他不轻易否定别人的观点,主张学术自由。在实践上,他与不同学派的人同时登坛讲学,私下交情都很好,从不攻击别人。他主张看书要联系实际,倡导实践,反对读死书,反对脱离社会。他的这些主张对明末学风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键词: 佛山市 吕柟 人物

内容

从南宋始,儒家各派门户之见甚深,互相攻讦,甚至借政权的力量宣布对立面为“伪学”。明代思想家吕柟则反其道而行之,他尊重不同学派的观点,实行兼容并蓄,开一代学术自由的新风。
  吕柟是师承朱熹的理学的。当时,朝廷正崇尚朱熹之学,但他从不以“正学”自居,在鹫峰寺讲学时,门生打算把他的讲演记录编成集子并命名《正学》,他制止说:“不可。你自称自己的学正,难道人家的学就不正吗?”’吕柟的学术主张与王守仁、湛若水大不相同,有人说王、湛之学该禁,他马上去说服当权者,使禁学之事不果。他认为“学不讲不明”,不要轻易否定人家的观点,应该“听得四方九州之言”。嘉靖二年会试,一考生迎合考官的口味,在卷子上主张对王守仁学派实行“诛其人,焚其书”,吕柟虽然是王守仁的对立派,但他认为这个考生心术不正,坚决不同意录取。
  吕柟不仅在理论上倡导学术自由,而且在实践上亲身躬行。他和不同学派的人常常开展争论,但私下交情都很好,从不攻击别人。在开辟东南讲坛时,他和不同学派的人同时登坛讲学,而且很尊重对方。通过多次公开讲学,吕柟的学术观点为越来越多的学者理解、接受,原来一些师承王守仁、湛若水的学者改变了观点,先后拜吕柟为师。吕柟主张看书要联系实际,“四方上下山川草木皆书册也”;倡导实践,“文字躬行中来方有味”;反对读死书,“学圣人须师其意,不必泥其迹”;反对脱离社会,主张多交朋友,虚心,好问,好察。他这一系列主张,对明末学风产生巨大影响。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鉴古
责任者
吕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