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雕啁啾报春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6569
颗粒名称: 岗雕啁啾报春时
其他题名: 访高明合水镇布练村民间曲艺老人
分类号: J892
摘要: 本文章记述了曲乐《岗鵰上岭》由廖帝长等民间艺人在1957年创作,以表现小岗鵰的跳跃神态和鸣唱为主。1959年代表高明县参加广东省专业与业余艺术汇演和江门专区文艺节目选拔汇演,备受赞誉。
关键词: 高明县 《岗鵰乐》 民间曲艺

内容

曲乐《岗鵰上岭》,又名《岗鵰乐》,是高明县合水镇布练村廖帝长等几位民间艺人于1957年间集体创作的。1959年,他们代表高明县参加广东省专业与业余艺术汇演和江门专区文艺节目选拔汇演,一曲《岗鵰上岭》,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后来,他们又先后在邻近各县演出,曾倾倒广大听众而名噪一时,在县内,也深受群众的称誉。
  岗鵰,是一种酷似麻雀的鸟类,身毛灰麻间白,尾稍长,春夏之间喜在小山坡上婉转啁啾,唱得兴起时便张翅垂直腾空而起边飞边唱、瞬间,又疾如流星,俯冲而落。在景色明媚的田野上,常见几只岗鵰在半空飞腾欢唱,给无垠的田野增添一派诗情画意。
  《岗鵰上岭》演奏时,由两名大笛手吹秦其余伴以鼓、锣、钹等乐器的配合,原作品长达一小时,当时经过县文化馆的帮助整理,浓缩为三十分钟左右。《岗鵰上岭》着意刻画小岗鵰的跳跃神态和忽上忽下、步步高飞、时缓时疾的鸣唱,曲乐的创作,有人说是依据古曲乐《花古尾》加工改编而成;也有人解释说,解放前有一位新娘子,当花轿临门时却执意不肯上轿,任凭左邻右里劝说亦都枉然,最后,新娘子示意说,如鼓乐手能奏出优美动听的曲乐方可答允上轿,不然,便恕难从命。当时,几个乐手经一番思索,便效着岗鵰的鸣唱演奏,一奏之下,却是回肠荡气,令人拍手叫绝。这曲牵动了新娘子之心,她终于颔首认可……
  当年的老笛手廖帝长已逝世多年,他的侄子廖耀新那时亦是其中一员笛手,但现在已经是位六十三岁并身体多病的老人。当我们访问他时,恰巧他久病初愈,身体孱弱不堪,他已没有吹大笛子的能耐,但他仍挤出力气,用续续断断的嗓声,唱出《岗鵰上岭》的曲子让我们录音。
  与这位当年艺人告别后,我们在村民委员会内邀请了几位近年的新乐手座谈,得知他们从前辈中学到《闲鵰上岭》的乐曲,但未能融汇贯通。几位艺人还兴致勃勃地吹奏了好几支曲乐,其中一曲《南风云》,据说其它地方未见流传,这是他们继承前人精髓的一小部份。他们还意味深长地说,他们的乐鼓工具,文革动乱十年间曾遭到没收和干预。这时,他们把一本幸以珍藏下来的《岗鵰上岭》曲谱郑重交给我们去影印。我们热情希望他们好好揣摩表达《岗鵰上岭》的意境,争取代表高明县参加今年三县一区文艺联谊雅集。
  改革开放给乐坛带来了春光烂漫,在这里我们又听到了岗鵰的啁啾……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仇荣佳
责任者
林炳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高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