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的火器发明家戴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5910
颗粒名称: 杰出的火器发明家戴梓
分类号: K826.16
摘要: 本文介绍了清代科学家戴梓在制造枪炮方面的成就,超过了当时西方的水平。戴梓通过学习天文、数学、军事和水利学,并进行实践,掌握了制造火器的技术。他在平定福建和准噶尔叛乱中使用先进的火炮取得了重要的战果。然而,由于清朝统治者的保守思想,这些先进武器未能得到广泛推广,但戴梓的发明创造证明了中国人在科技领域的聪明才智。
关键词: 火器制造 先进武器 科技现代化

内容

提起制造枪炮,人们都承认西方先进。但很少人知道,清初有个科学家戴梓,他制作枪炮的水平超过了当时西方的水平。
  戴梓出生明末,他父亲是个作战勇敢的武官。受家庭影响,戴梓从小立下从戎报国之志,特别爱好“象纬(天文)、勾股(数学)、战阵(军事)、河渠(水利)之学”,达到如饥似渴的程度。同时,他又很重视实践,找来一些火器,拆拆装装,弄清其结构及原理。到青年时代,戴梓已经熟读兵书,并且能自制火器了。
  公元一六七三年,镇守云南的吴三桂发动叛乱,福建的耿精忠和广东的尚之信响应,史称“三藩之乱”。康熙命令军队分三路讨伐,戴梓参加了进军福建的一路,并精心制作一种先进的火炮“冲天炮”,对迅速平定福建之乱起了重要作用。戴梓在这次军事作战中崭露头角,受到康熙的赏识。不久,准噶尔贵族在新疆发动叛乱,为了平叛战事需要,康熙下令制造武器。当时在清廷任职的比利时人南怀仁,接受造炮任务后一年也造不出来,而戴梓仅用八天就制作成功了。这种新式火炮的炮弹接触目标后,能爆炸开来,杀伤力比旧式火炮大得多,在平定准噶尔叛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在一次战斗中,清军仅发射了三炮,就把叛军的大营炸平了。此外,戴梓还制作了一种“连珠火铳”,其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与近代的自动枪相似,一次可连续发射二十八发子弹。这在十七世纪世界火器发展史上,也是十分先进的火器。可惜随着清朝统一全国战争的胜利和清朝统治者军事思想的保守,这种先进武器得不到推广。
  戴梓的发明创造告诉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并不比西方人差。在正确路线指引下,我们应该有信心实现科技现代化,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鉴古
责任者
戴梓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