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中秋赏月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5802
颗粒名称: 又是中秋赏月时
分类号: K892.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秋节是一年一度的重要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赏月、团圆、吃月饼,展开各种庆祝活动。中秋节历史悠久,自唐宋时期起赏月就成为盛行的风俗。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描绘中秋的名篇佳句,如韦庄和苏轼的诗作。中秋节的故事和神话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展现了人们对自由和探索的向往。节日的风俗包括挂灯笼、赏月和吃月饼,而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还有更多的民间活动丰富着中秋节的庆祝方式。
关键词: 中秋节 风俗 神话故事 庆祝活动

内容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了。农历八月十五日,刚好是秋季中期,故称中秋。“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玉盘般的明月,自然会联想到家人的团聚。独在异乡旅居的人,也期望借助明镜般的皓月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人们又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
  “中秋”一词,始见于《周礼》。可见中秋节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了。中秋赏月,在唐宋时期就已盛行。历代文人墨客也有不少吟咏中秋的名篇佳句。“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这是唐代诗人韦庄赞美中秋之夜的诗句。而宋代大词人苏轼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为世人相传,成为千古绝唱。人们还以自己丰富的想象,编造出许多故事,如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这些故事,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人类向往自由、征服宇宙和探索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中秋节的风俗是挂彩灯、赏月和吃月饼。中秋之夜,明月高挂太空,清辉洒满大地,千家万户在庭院、楼台、地坪摆起月饼、柚子、芋头、花生等礼品来供月,全家老少围坐在一起吃月饼、剥果品,赏月抒怀,共享天伦之乐。在珠江三角洲一带,中秋节的民间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有灯会、故事会、猜灯谜、舞龙、划龙舟等,为人们增添了节日情趣。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麦良全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