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何以能“百步穿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5725
颗粒名称: 弱视何以能“百步穿杨”
分类号: E920.2
摘要: 本文报道了国家射击队高级教练胡智进行的有关射击技能和视觉监控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排除视觉监控的情况下,射手的命中率反而略高。胡智解释称,射击技能是由复合的专项知觉构成的,初学者依赖视觉来正确执行射击动作,但随着技能提高,运动知觉的作用变得更为突出。报道还提到一些优秀射击运动员,他们在视力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弱视,但却具备出色的运动知觉能力。
关键词: 射击技能 视觉监控 运动知觉 瞄准眼 弱视 综合能力

内容

闭着眼睛也能打十环,听起来玄,但却是事实。国家射击队高级教练胡智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一名运动员卧射四组 ,一、三组为有视监射击,二、四组为排除视监射击。结果,有视监的第一、三组分别是九十六环和一百环,无视监的第二、四组分别是一百环和九十七环两相比较,无视监反比可视监高出一环。
  胡智认为,射击技能是由复合的专项知觉组成的。初学射手视觉起主导作用(击发动作必须正确)。当射击技能发展到一定高度后,运动知觉的作用就突出起来。许海峰在奥运会实现零的突破,其瞄准眼的视力仅零点六。我国另一名优秀手枪运动员王义夫视力也差,只有零点四。在广州举行的六属全运会上,以七百零五点三环(预赛六十发一环未失,全部命中在豆粒大小的十环内)超世界纪录的李朝阳,视力更弱,一只眼零点二,另一只眼零点三。打过枪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三点一线」的瞄准很容易,但要枪枪命中十环,那就难了。弱视的人之所以能成为射坛的拔尖人物,道理就在于他们具有超群的运动知觉,一种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平衡觉、振颤觉等多种感觉构成的高超的综合能力。
  (摘自《中国体育报》)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胡智
相关人物
许海峰
相关人物
王义夫
相关人物
李朝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