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报》伴我投笔从戎、返乡务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5426
颗粒名称: 《佛山报》伴我投笔从戎、返乡务农……
分类号: F327.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佛山报》是叶冠清的亲密战友和知心朋友,在军营和家乡生活中都伴随着作者,为《佛山报》积极投稿,宣传家乡的好事和新闻。
关键词: 佛山市 佛山报 叶冠清

内容

《佛山报》是我最亲密的战友和最知心的朋友。在我从戎三年里,她是家乡往来军营之间的“鸿雁”,伴我渡过了难忘的军旅生涯;我退伍返乡后,她又是我生活中的知心朋友,常常伴在我身旁。
  记得四年前,我刚步出校门,便应征来到了解放军驻深圳特区某部服役。三个月的新兵集训结束后,我被分配到团政治处当新闻报道员。在此期间,我除积极向军内报刊投稿之外,还为家乡的《佛山报》写稿,反映我们高明籍战士在军营里的训练、学习和生活情况。1985年,《佛山报》介绍高明县苗村乡共青团员麦志恩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后,在我们战士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战士们纷纷表示要以“模范共青团员麦志恩”为榜样,为家乡人民争光,正确对待当时部队在进行精简整编中个人的得与失,受到了部队首长的好评。为此,我写了《青春之歌在深圳兵营回响》一稿,在《佛山报》头版二条刊载。1986年春节前夕,高明县人武部受县委、县政府的委派,前往部队看望我们并致节日问候。当时,我写了一则消息在《佛山报》上发表,新兵梁耀芬的家长看到报道后来信部队说:“从《佛山报》上看到我们县的‘父母官’,在节日里派人到兵营看望自己的亲人的报道后,我对耀芬儿就更加放心了!”
  我于1987年10月脱下戎装回乡务农。我回乡后,仍不忘为《佛山报》写稿。今年初,我村村委会负责人带领村民们破除迷信,在“卧龙岗”上造林种果。但这个行动却引起一些人非议。村委会做工作,困难才被排除,使本村掀起一股种果热潮。我觉得这是一件值得称赞的好事,应加以宣传。于是,我便写了一篇《敢触“龙须”的人》的报道,在《佛山报》头版二条发表,在村民、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如今,我已从农村调到工厂,但是,每当我翻阅《佛山报》的时候,就使我想起了那火热的军营生活,想起了园田式的农村生活。为此,在庆祝《佛山报》复刊五周年之际,请接受我这一名退伍战士的美好祝愿。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叶冠清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