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腹地人口结构大裂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4995
颗粒名称: 珠江三角洲腹地人口结构大裂变
其他题名: 佛山外来人员管理探源之一
分类号: D631.42
摘要: 本文介绍了佛山地区外来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外来人员的数量、管理不善、就业压力等,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加强出租屋管理、建立“集体部落”等。
关键词: 佛山市 外来人员 管理

内容

裂变中的忧虑
  历史进入八十年代,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商品经济发达的佛山,人口结构发生了大裂变:37万外来大军从全国各地蜂拥而至,进入了工厂、乡村……
  这支外来大军、缓解了佛山劳力不足的矛盾,推动了城乡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住房、交通、生活资料供应、社会治安等一系列问题。令人忧虑的是,混迹于其中的违法犯罪分子乘管理上的漏洞,大肆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他们杀人抢劫、强奸妇女,卖淫嫖娼、扒窃诈骗,严重危害社会治安。根据市公安机关近年破案抓获的作案成员分类,属流窜犯、外来工和流动人口作案的竟占三分之二。去年全市抓获的卖淫妇女,将近一半是外地人
  面对外来人员带来的一系列治安问题,人们发出了“管好外来人,打击流窜犯”的呼吁。各地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纷纷行动,把外来人员的管理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
  使罪犯无处藏身
  出租屋是外来人员的主要栖身之地,把它管好了,违法犯罪分子就失去了落脚点。
  佛山城区城门头派出所辖区地处城郊交界处,是新开发的住宅区,外来人口高度集中。近年居住在区内建筑工地、出租屋、路边店的外来人员达1500多人,其中住在圣堂、石紫两个居委130多间出租屋的就有1200多人。过去由于管理不善,一些出租屋成了藏污纳垢的场所。仅1986下半年至去年上半年,这里就发生刑事、治安案件25起,群众意见很大。
  城门头派出所成立后,组建了出租屋管理小组。他们深入调查,摸清了出租屋的数量、外来人员籍贯和从业情况,制订了出租屋管理规定,严格做好出租屋的登记、租赁合约的签订、临时户口申报等工作,防止犯罪分子混迹其中。同时组建了两支治安巡逻队,日夜巡逻维持辖区治安,有力打击了违法犯罪活动。一年来,他们共抓获5名外来违法人员,治安案件下降了56%。
  让他们回归“集体部落”
  由于全国各地的不发达地区都把佛山作为输送劳力的目标,因此加重了佛山的就业压力。外来劳力一旦过剩,就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一些无正当职业的盲流人员象“吉卜赛”人一样到处流浪、露宿郊野,偷摸扒窃、诈骗赌博、流氓滋事等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交通市容和社会治安。如何处理这些令人头疼的流浪汉?乐从镇的经验值得借鉴。
  顺德县乐从镇地处广湛公路沿线,水陆交通发达。镇內常年驻扎着250多名来自湖南、四川等地的流浪汉,他们以街头桥底为家,天天成群结队涌上街头找活干,一旦有人来清便互相争夺,常常打得头破血流。当地公安机关曾多次组织人力车辆清理遣送,但无济于事。往往是这边清了,那边又来,成了一伙哄不走、赶不绝的散兵游勇。面对这一现实,镇派出所的同志冷静下来,经过调查分析找出了症结:当地商业贸易活跃,每天有大量的货物需要装卸,这是吸引外来零散工的原因。因此,不能简单地把他们赶走,应该创造条件,把他们集中起来管理。派出所的想法得到了镇领导的支持,镇办事处投资5000多元,盖了一座有水电、厨房、厕所等生活设施的簾价住宿棚;把有合法身份证明的外来零散工集中起来居住,发给暂住证和劳务证,由镇治安队负责管理。使这些流浪汉回到了有组织有管理的“集体部落”,生活工作稳定,打架闹事的现象大为减少。今年上半年,全镇没有发生恶性案件和重大治安灾害事故。
  张开法网 堵截流窜犯
  混迹于外来人员中的流窜犯,是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恶棍。他们到处打家劫舍、谋财害命,令人防不胜防。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发动群众配合,狠狠打击了流窜犯罪活动。
  素有“流窜犯走廊”之称的三水县,在县内的主要路口设卡布哨,常年不断日夜堵截,每年都抓获一大批流窜犯,破获一大批案件,使犯罪分子闻风丧胆。为防止流窜犯混水摸鱼,顺德县公安局对7000多名形迹可疑的外来人员迸行了发函核对,并采取全县集中清理的方法,从中查获了560多名违法犯罪分子。去年以来,他们在外来工的协助下,破获违法犯罪案件55宗,使社会治安逐步稳定好转。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梁海坤
责任者
刘天予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
珠江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