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老更成 诗赋动江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4933
颗粒名称: 文章老更成 诗赋动江关
其他题名: 敢于突破自己艺术藩篱的庾信
分类号: K825.6
摘要: 本文讲述了庾信是南北朝时期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通过综合前代和当代南北作家的艺术成就,突破传统艺术藩篱,使自己的诗赋更加接近现实生活和人民。他在文坛上以华丽细腻的文风和描摹宫廷贵族生活著称,与徐陵的创作被称为“徐庾体”。然而,在梁朝的动荡局势和长期的战乱中,庾信的创作思想逐渐转变,摒弃轻薄浮艳的文风,转向历史和社会题材。他以“穷者”、“劳者”的身份,通过文学表达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并记录了时代的苦难和辛酸。他的作品包括《哀江南赋》、《拟咏怀二十七首》等,被认为是当时文学艺术的高峰,开创了隋唐文学的先声。庾信的文学成就得到了后人的推崇和肯定。
关键词: 南北朝 文学家 创作思想

内容

庾信是南北朝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善于综合前代和当代南北作家的艺术成就,敢于突破业已形成的艺术藩篱,使自己的诗赋创作更加接近现实生活,接近人民。
  庾信出生于门阀之家,从小受到门阀文化传统的教育,十五岁进入梁朝宫廷,给皇子们当抄撰、伴读。当时文风趋向浮艳,庾信受到影响,也把精力和才华放在描摹宫廷贵族生活上。由于他文藻华丽,描写细腻,一时蜚声文坛,和另一位文人徐陵的创作一起被称为“徐庾体”。这种文体的特点是,追求形式上的美讲究词藻、用典、对偶、声律,但缺乏实际内容。严重脱离了现实生活。
  公元五四八年,庾信的生活发生重大转折。由于梁朝发生侯景之乱,庳信一家颠沛流离,父离子散。后来,梁朝被陈朝取代,庾信长期羁留北方。几十年的战乱,生活的坷坎,促使他的创作思想发生转变,逐步摒弃前期轻薄浮艳的文风,向历史、向社会寻找题材。在《哀江南赋·序》中,他明确提出“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的文学主张。他以“穷者”、“劳者”的身份,把文学创作作为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作为时代苦难与辛酸的记录,写下了《哀江南赋》、《拟咏怀二十七首》等一系列诗赋,达到了当时文学艺术的高峰,开隋唐文学的先声。所以后人都很推崇他的文学成就,唐朝诗人杜甫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充分肯定了他晚年的文学成就。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鉴古
责任者
庾信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