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讲奉献 也要索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3435
颗粒名称: 既讲奉献 也要索取
其他题名: 析佛山青年的价值观
分类号: B841
摘要: 文章探讨了佛山地区青年对于工作和价值观念的态度。青年们敢于承担工作并希望得到物质回报,他们更倾向于实际的准则和个人利益的追求。对于权力的诱惑,他们也表现出相当大的兴趣。此外,佛山青年还表现出重视乡土观念和迁徙的不愿意,他们更偏向于稳定和安逸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 佛山青年 工作态度 物质回报

内容

我市某镇某单位从外地调进一名科技人员,单位领导安排青年人为这位科技人员扫房子刷灰水,青年们利用休息时间完成了任务。新到的科技人员知道此事后十分感动,连声道谢。岂料领导笑着说,“这是有报酬的呢,他们因此获得一次旅游作为奖赏。”
  类似的事例,在佛山各地已是司空见惯。领导交待的工作,无论多重多急,不少青年勇于承担,也肯加班加点拼命干,但是,与五十年代青年显然不同的是,当工作既毕,现在的青年敢于向领导提出索取,希望领导“识做”,多少给点物质利益犒劳犒劳,或发点购物券、年货,或去饮餐茶,或外出玩一玩……“有偿服务”的商品经济意识影响并左右着青年们的价值观:既讲奉献,也不以索取为耻。
  对于“人生的价值是什么”这个哲学命题,不少青年厌恶远离现实、远离普通人的虚渺说法,而乐意接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更为实在的准则,在为别人的同时,也满足自己。这种观念看似较为低调,欠缺闪光的东西,但我认为这里面已蕴含了积极向上的因素,是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现实相适应的。
  对佛山青年来说,权力的诱惑力是相当大的。据调查,城区的青年认为当今最好的职业是政府干部,其次是企业干部,再其次才是赚钱较多的个体经营者和金融业职员,旅游业、服务业人员。而既辛苦,又无权力的纺织工人、塑料工人、交通运输业工人等职业,则几乎无人认为是好职业。这种就业观反映出佛山青年多数以切身利益作为从业选择的标准,当今干哪一行最能改变自己的政治、经济地位的,就对哪一行趋之若鹜,并想方设法跳到那里去。由此看来,纯粹讲奉献而不论职业高低、个人得失的青年确属凤毛麟角。
  佛山青年的乡土观念特别重,近年尤甚。内地青年奔赴深圳、珠海、海南特区有如蜂拥,佛山青年面对这种种迁徙狂潮却无动于衷。看来,这不仅是乡土观念的问题,而是价值观的问题。一位世界知名的华裔女强人说过:“生存与生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容易后者难。”大部分佛山青年属于求生存而非求生活,既然在家乡生存已不成问题,还要去外面“搏边份”?所以即使外地有可能为其施展才华,不少人是不轻易放弃已经熟悉了的、有一定基础的环境的,他们求稳求实,不想苦其筋骨、冒其风险,而甘于过殷实人家、小康人家的生活,这种心态似同佛山小手工业城镇的历史有渊源关系。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求得生存已属不易,因而把求生存当作最高的奋斗目标,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而现在呢?社会进步了,物质丰富了,却依然有不少青年满足于求生存,白天好好工作,晚上吃饱了关起门来“叹”(享受)电视,认为人的一生平安无事,便知足矣。读者诸君,你认为这种价值观是否沾上了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惰性?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戴晓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