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在职的“失业”伏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3107
颗粒名称: 一支在职的“失业”伏军
分类号: F2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一些工厂企业的职工在工作时间内无所事事,被称为在职的“失业”大军。这种松松垮垮的状况不仅影响了生产效率,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专家指出,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将会侵蚀中华民族勤劳的美德。据估计,全国在职无活的职工达到2500万至3000万人,每年造成的浪费达到500亿元至600亿元之巨。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改革劳动组合,缩减职工数量,取得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成效。
关键词: 企业 职工 无所事事

内容

在河南一家制药厂的车间里,数十名工人上班时离开生产岗位,围着几个初学骑自行车的人追逐、鼓劲。
  在上海一家电视机厂,一帮子质量检查工上班后闲得慌,陆续打开身边的电视机欣赏起各自喜爱的电视节目。 走进重庆一家印刷厂的三车间,远看去工人正围坐在机器旁忙碌,近看才发现那是不少人在聚精会神地打扑克。工厂办公室主任解释:人多活少,到下午常会这样。
  象这样的工厂,在8小时工作时间里,职工们用于劳动的时间到底有多长?
  石家庄市一个工厂丢年的计算,全厂800人,职工的工时利用率每班平均为500%,即8小时内只干了4小时的活。
  哈尔滨市有个工厂的班组,白班8小时之外经常晚上还加班,可实际测算的结果是,包括夜班加班时间在内的10小时的工作量,只要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其余8小时的时间都在“出工不出力”中流逝了。一位副市长估算,哈尔滨全市大多数企业职工的有效工时只有3小时多一点。一家工厂负责检验产品质量的小组长说,厂里给他们小组安排了13个人,其实只要有两个人就足够了。
  率先改进劳动组合的青岛、株洲等城市的若干企业,将原有职工缩减1/3后,劳动生产率非但没有降低,反倒由于改变了松松垮垮的状况而提高了。
  一些工厂企业的负责人,把各单位的富余人员称之为在职的“失业”大军。据劳动人事部门估计,这支在职的“失业”大军,从全国来说不下2000万人。也有人估计,在职无活的职工全国可能达到2500~3000万。
  对如此众多的在职的“失业”大军,有人算了一笔账:照每人每年平均2000元工资及劳保、福利等费用支出计,总消费额有500亿元至600亿元之巨,相当于全部企业一年上交给国家财政收入的将近一半。
  在职的“失业”大军的存在,引起了广泛的忧虑。一些专家指出,如果“广就业”带来的低效率局面不改变,那就不仅会阻碍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且懒惰将会象传染病那样侵蚀中华民族勤劳的美德。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