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清地明话“清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1059
颗粒名称: 天清地明话“清明”
分类号: K892.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清明节是一年中的一个节气和节日,古时表示天清地明。周武王在清明时平定商朝后,将三月节命名为清明,标志着天地清净明朗。清明节也是扫墓祭祖的日子,秦代开始规定只有清明日可以扫墓,后来明清时又定为植树节。清明节扫墓的意义在于饮水思源,缅怀祖辈。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与纪念的时刻。
关键词: 佛山市 清明节 节气

内容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杂花生树,莺飞草长,杨柳飘丝,惠风和畅,正是“一年美景在清明。”
  清明节,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节气,一是指节日。在一年二十四节气中,俗演为节日的只有清明。古时,清明表示天清地明。商朝末年,纣王乱国,周武王起兵伐纣,牧野一战,大败商师,平治天下。《诗经》上歌颂道:“牧野洋洋,檀火煌煌……肆伐大商合朝清明。”为此,周朝订制历律,确定二十四节气时,将三月节命名为“清明”,标志天地清净明朗,既明物候,又扬政绩。汉代名著《淮南子》说:“春分后加十五日,则清明风至。”《国语》上也说:“一年中共有‘八风’,其中‘清明风’属异,即阳气上升,万物至此,齐而异。”在八风中,唯独清明风被定为“三月节”。
  清明扫墓,意在饮水思源,缅怀祖辈。秦代,秦始皇出寝起居于墓侧。后来汉承秦制,每逢晦(初一)望(十五)及二十四节气之日到先辈坟地祭祀日子过多,礼仪繁杂,劳民伤财,乃下旨废止其他时节的上坟习俗,只许清明日扫墓。明、清承袭唐宋民俗。民国以后又把清明节定为植树节。这样代代相传。“清明”便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维元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