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简形赅 贵在传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0102
颗粒名称: 笔简形赅 贵在传神
其他题名: 八大山人的写意花鸟画
分类号: J222.7
摘要: 本文讲述了朱耷,别号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擅长花鸟画,发展了中国画的写意画法,成为当时的独特风格。他在国破家亡后,由宗室降为平民,性格急剧变化,后出家为僧。朱耷的画风沉着浑厚,以“笔简形赅”为特色,注重传达对象的神态和情感。他的作品多以怪石、花竹、小鸟、游鱼为题材,充满个性,对后来的画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朱耷 画风 笔法

内容

朱耷,别号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特别擅长花鸟画。他发展了中国画的写意画法,在当时独树一帜。
  朱耷是明朝宗室后裔,秉性聪慧,加上学习条件较好,因而八岁能诗,还擅书、画、篆刻,堪称多才多艺。十九岁时,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明朝覆亡。朱耷由公子王孙降为平民,性格起了急剧变化。原来他活泼开朗,谈笑风生,国破之后,他大书一“哑”字于门上,从此不发一言,后来索性出家为僧。他取号八大山人,四字书写时连缀在一起,看起来既象“哭之”又象“笑之”,反映他时哭时笑,哭笑不得的内心苦痛。
  明代写意画有了很大的发展,陈道复、徐渭等名家的作品,潇洒活脱,纵逸多姿。朱耷把国破家亡的愤懑抑郁之情倾注到丹青上,画风为之一变,笔法沉着浑厚,尤以“笔简形赅”为其特色,不拘泥于物象的外形,而是用最少最简练的笔墨,着重传其神态。因而,他笔下的怪石、花竹、小鸟、游鱼,夸张奇特,极富个性,小鸟和游鱼的眼睛,常常顶到眼眶的上边缘,一副白眼朝天倔强孤傲的神情,跃然纸上。朱耷的性格正是这样,他经常把作品送给朋友、贫士、山僧,但对达官显贵的求画则不理不睬,甚至把送来的绫绢作包脚布。
  朱耷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画风对清朝中叶的“扬州八怪”以及近代的吴世昌、齐白石、李苦禅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鉴古
责任者
朱耷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