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名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36821
颗粒名称: 我国古代的名片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88年2月24日,佛山报刊登一篇介绍我国古代的名片。
关键词: 古代 名片 拜访

内容

在改革开放年代,名片成了人际交往中互通姓名的常用手段。但追根溯源,古代早已有之。
  秦汉之际,人们拜访谒见时便有用名片通报姓名的习惯。《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沛公刘邦引兵过陈留,郦食其「踵军门上谒」。这个
  「谒」就是名片,后来又称「刺」。最初的名片用竹木削成,上面刻着自己的籍贯、姓名、官职。造纸术发明以后,名片便改为用纸制作。
  除了登门拜访用以通姓名外,名片还有其它作用。逢年过节,投名片可以表示贺意南宋周密在《癸辛杂识》中说:「节序交贺之礼,不能亲至者,“每以束刺佥名于上,使一仆遍投之,俗以为常一。后世人们于春节互致「贺年片‘的习俗,正是由此而来。唐宋时,盛行一种叫「门状」的名片,它本来是一种下属谒见上司时所呈递的公状,状纸呈上后,必须经上司批准,才得晋见,后来也通行于私人拜谒。到了明清,又有所谓「手本」,是下属、门生谒见上司、老师所用的专用名片,装潢极为讲究,一般以棉纸六页折成,外加底壳。
  名片本以通姓名,然而到了一些阿谀奉承之徒手里、便成了讨好权贵的工具。明人笔记载,有人在谒见达官贵人时,竟在名片上自称「门下小厮」、「渺渺小学生」的,这就失掉使用名片的本意了。史迷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史迷
责任者
刘邦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