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驴非马」亦一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36531
颗粒名称: 「非驴非马」亦一招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8年2月17日,佛山报刊登一篇跟佛山宾馆西餐厅主管罗国辉的对话。
关键词: 餐厅 罗国辉 对话

内容

笔者:据说西餐厅能评上馆内1987年度的先进班组,主要是勇于革新,对吗?
  小罗:“勇于革新” 不敢当,说是为更多顾客着想还可以。西餐厅去年3月开业后,我细心观察,发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视野的开阔,不少工人、农民也爱来西餐厅“帮衬”;可他们喝不惯咖啡,不大爱吃西式食品。于是,秋后,我就组织全班,早晚增加了十五种中式食品的供应。如咸味的炒饭、艇仔粥和炒(汤)粉、面类、甜味的炖蛋、炖木瓜,等等,当时,有的人说我们这样搞是“不伦不类”、“非驴非马”,会降低宾馆的档次。但我们全班讨论后却认为;凡有利于大众的事,就要多做。
  笔者:你们在实践中碰到过困难吗?
  小罗:碰过不少。但有了馆领导的撑腰,我们胆子就大了。例如,班里的同伴开头不懂怎么做,我就将自己掌握的有关中式食品的技术知识,抄写出来并耐心给大家讲解,手把手地教会他们。人手少,我们就群策群力地合理调配,重点抓早、晚两节时间。结果,不仅没叫领导多拨劳力,而且早上还提前一个半小时营业。我们还摸索着用西餐炊具来搞中式食品呢!
  笔者:这一新招,收到了哪些效果?
  小罗:首先是大受顾客的欢迎。工人农民自不必说,就是住馆的港澳同胞与海外华侨,也十分高兴。因为,过去他们当中一些不爱吃西餐的,在晚上八时中餐部收市之后才到达,往往“望厅兴叹”,而现在可消除了这种后顾之忧了。其次我们也提高了经济效益。就说昨天晚上吧,仅个把钟头,中式食品就做了一千余元的生意。据三个月来的统计,西餐厅的利润,就比过去同期增长35%。
  本报特约通讯员 陈松晖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松晖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