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冶晚稻穗颈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32507
颗粒名称: 怎样防冶晚稻穗颈瘟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7年10月1日佛山报登载防治晚稻穗颈瘟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防治 晚稻穗颈瘟 措施

内容

穗颈瘟是晚稻生育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发生在稻株穗颈、稻轴和枝梗上,病斑初为暗褐色,以后上、下扩展成黑褐色的长斑或条斑。发病早的形成白穗、空壳,发病晚的谷粒不饱满,发病早而严重的可使穗颈、枝梗折断,对产量影响很大。如何防治晚稻穗颈瘟呢?具体应掌握好以下技术措施。
  一、明确防治重点。一般以稻瘟病常发区、重病田、感病品种、叶瘟发生多,特别是发生剑叶瘟、叶枕瘟以及生长过嫩过旺的晚稻,往往导致穗颈瘟严重发生,应列入穗颈瘟药剂防治的重点对象田。
  二、掌握防治适期。防治水稻穗颈瘟的有效期短,其症状虽然在齐穗后才明显出现,但病病菌却是在这之前5~7天,即在破口(破肚)始穗期就大量入侵穗部。因此,要掌握好防治适期,过早或过迟施药效果都欠佳。据实践,防治水稻穗颈瘟,在破口期喷施高效农药的效果最佳。做法是:凡预测到有可能发生穗颈瘟的稻田,在水稻破口时的2~3天内(抽穗5%以内)喷第一次药,过5天(不超过6天)再喷1次即可。同时,还应随时掌握病情和天气变化情况,特别注意急性病斑的出现,是病害发展蔓延的预兆,要及时施药控制。
  三、注意选用高效药剂和用量。目前,防治穗颈瘟较好的农药有:①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每亩每次用75~100克;②40%富士一号可湿性粉剂或乳油,每亩每次100克;③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每次75~100克;④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亩每次100克。
  四、提高施药技术。首先要做到水量足雾点细。用通常的手动喷雾器,按每亩用药量兑干净清水60~70公斤,如果用塑料喷筒,水量则要加倍。喷药时,要力求均匀细致,最好能在药液中加入少量洗涤剂,增加药液粘着性,以利提高防治效果。在穗颈瘟施药适期,往往雨日多,要抢晴日或雨停间隙突击施药,以提高药效。如遇水稻抽穗扬花,施药则要在下午水稻收花后进行,以免发生药害。
  (邝乃孔)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邝乃孔
责任者